小學語文四字成語:頓開茅塞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22-07-31 21:25:49
頓開茅塞拼音
[ dùn kāi máo sè ]
頓開茅塞的意思
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成語基本釋義:
[ 成語形式 ]ABCD式的成語[ 成語結構 ]動賓式成語[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繁體 ]頓開茅僿[ 成語正音 ]塞,不能讀作“sāi”;也不能讀作“sài”。[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一下子打開思路
頓開茅塞近義詞
豁然開朗、恍然大悟
頓開茅塞反義詞
大惑不解、一竅不通、冥頑不靈
頓開茅塞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頓開茅塞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高子在學習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不能堅持到底。孟子批評他說:“山上的小道雖窄,如果經(jīng)常有人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如果一段時間沒人走,就會被茅草堵塞。你的心被茅草堵塞了,所以不能進步。”
頓開茅塞造句
1、大人倦倦為國,不欲以寂寞之故,遏兒上進,且誡以移孝作忠,盡心王事,是誠立懦廉頑,足使不肖兒頓開茅塞。
2、哎呀呀,高見高見,此番言語聞所未聞,兩日里已聽說二遍了!在下頓開茅塞,長見識了!身上的事一旦了結,定去曲阜一走。
3、茅社頓開茅塞,寒軒休作寒暄。李暮寒
4、”李父大怒,覺得這是在戲弄他,可是高僧隨后的一番話卻讓他頓開茅塞
5、天葵聽后就怔住了,自己也低下頭把那句話念叨了一遍,細細一想之后就頓開茅塞:“呀,真是這小子!”。
頓開茅塞成語接龍
塞翁失馬: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隆?br />
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謂作好布陣的準備。亦表示決心戰(zhàn)斗,義無反顧。
塞翁得馬: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塞北江南:原指古涼州治內(nèi)賀蘭山一帶。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塞耳盜鐘: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塞耳偷鈴: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的愚蠢行為。
塞翁之馬:塞馬。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塞井焚舍:填井燒屋,表示決心死戰(zhàn)。
塞上江南:原指古涼州治內(nèi)賀蘭山一帶。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塞耳盜鍾:《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塞耳盜鍾”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段簳·尒朱榮傳》:“惟欲指影以行權,假形而弄詔,此則掩眼捕雀,塞耳盜鍾。”
頓開茅塞的意思是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點擊查看更多:成語釋義
奧數(shù)網(wǎng)提醒:
小學數(shù)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