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伊麗莎白終身未嫁之謎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11-22 11:22:33

名人故事:伊麗莎白終身未嫁之謎
伊麗莎白一世被人們稱贊為英國歷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她在位45年,這期間英國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國泰民安,軍事上一躍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上強國,奪得了“海上霸主”的稱號,而在藝術(shù)文學方面更是取得了璀璨奪目的成就。然而,這位美麗聰明的女王卻終身未嫁,這其中有什么隱情呢?
不幸的公主
1533年,在英格蘭倫敦的格林尼治宮中,王后安妮生下了一個可愛美麗的女嬰,她被取名為伊麗莎白。伊麗莎白一出生就成了王位的繼承人,受到得天獨厚的寵愛。與此同時,她的姐姐瑪麗的待遇則截然不同,僅僅是一名女官。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伊麗莎白3歲的時候,她的母親王后安妮被亨利八世以叛逆罪處死,兩周后,簡西摩成了英格蘭的新王后,也成了伊麗莎白的繼母。一年之后簡西摩生下一名男嬰,名叫愛德華。愛德華自然而然地取代伊麗莎白,成為了新王儲,伊麗莎白的地位一落千丈,成為了和瑪麗平起平坐的女官。
在皇室爾虞我詐的氛圍中,伊麗莎白逐漸長大,這期間,先后由她的弟弟愛德華以及姐姐瑪麗當權(quán),瑪麗女王對自己的妹妹十分忌憚,她一直為父親曾立妹妹為王儲而耿耿于懷,因此一直想尋找一個借口,好讓妹妹永遠失去爭奪王位的機會。為此,瑪麗經(jīng)常無故遷怒于伊麗莎白,伊麗莎白處處小心翼翼卻仍舊受盡欺凌,于是爭奪王位的野心在伊麗莎白的腦海里滋長了。
瑪麗女王是天主教的信徒,她一直想把英格蘭變成天主教國家。她不但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國王腓力聯(lián)姻,還在支持者的慫恿下大開殺戒,大肆屠殺新教徒,這也使她成了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血腥瑪麗”。瑪麗的血腥政策使得她在新教徒占多數(shù)的英格蘭人心中的形象成了殘暴的魔王,許多信仰新教的貴族對她也極為不滿。
為君四十五載
在這種情況下,將瑪麗趕下臺,將信奉新教的伊麗莎白扶上王位的計劃開始秘密實施了。不久叛亂爆發(fā),但很快就被剿滅。伊麗莎白受到了牽連,可瑪麗找不到她有罪的證據(jù),只能將她囚禁兩個月泄憤。之后的四年時間里,瑪麗女王在內(nèi)政、外交上連連失利,還染上了重病。彌留之際,她不得不承認自己輸給了妹妹,并宣布將王位傳給伊麗莎白。1558年,伊麗莎白在倫敦的西斯敏斯特教堂加冕。加冕那天,舉國一片歡騰,慶祝好日子終于到來了。伊麗莎白沒有令臣民失望,即位后,她立即開始整治國家。雖然伊麗莎白坐上了萬人之上的王位,但姐姐留給她的這個王國卻是千瘡百孔、危機重重:新教和天主教仍然在對抗;伊麗莎白的表親蘇格蘭女王瑪麗要同她爭奪英格蘭王位;西班牙艦隊在海上稱霸,掌控著英格蘭的商貿(mào)生命線;近鄰法國也對英格蘭虎視眈眈,意圖吞而并之……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伊麗莎白頻繁地召見大臣,與他們仔細探討,最終她認識到,想解決外憂,必須先解決內(nèi)患,但若想解決內(nèi)患,卻要先有一個相對和平的外部環(huán)境。出于這些考慮,伊麗莎白勵精圖治,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首先,伊麗莎白領(lǐng)導英國在沒有嚴重流血及武裝暴力的情況下,通過了宗教改革的第二個階段。這與德國形成了鮮明對比,德國的“三十年戰(zhàn)爭”使25%的人口死于非命。由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英國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間的夙怨,因此成功地保持了民族的統(tǒng)一。其次,伊麗莎白執(zhí)政的45年使英國經(jīng)歷了一個黃金時代,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再次,在伊麗莎白執(zhí)政期間,英國發(fā)展成為了一個主要的強國,并在隨后的幾百年時間里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態(tài)勢。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