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9-03 13:38:04 下載試卷 標簽:古詩三首 語文教案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省)的一段。新安江,又稱徽港,錢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發(fā)源于安徽徽州(今黃山市)休寧縣境內(nèi),東入浙江省西部,經(jīng)淳安至建德與蘭江匯合后為錢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東北流入錢塘江,是錢塘江正源。干流長373公里,流域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
新安江水力資源較為豐富,流域內(nèi)有豐樂、新安江兩座水庫。解放前其航運由屯溪直達杭州,解放后水庫截斷航線,航運幾乎停頓。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沿江有白沙大橋、朱池、落鳳山、千島湖、梅城、劉長卿別墅、雙塔凌云、新安江水庫等勝跡。新安江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
望湖樓: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邊,位于斷橋東少年宮廣場西側,傍湖而建。又名看經(jīng)樓、先得樓。登臨眺望,一湖勝景皆來眼底。宋代王安石、蘇軾等人,都曾有詩詠望湖樓,或詠樓上觀景的感受,其中蘇軾的《望湖樓醉書》最有名,望湖樓也因此而名重天下。望湖樓青瓦屋面,朱色單檐雙層歇山頂,整個建筑宏麗古雅。登樓憑欄,取山形,臨碧波,借摩崖,一湖勝景皆來眼底,"天容水色綠凈,樓閣鏡中懸",確為西湖名樓,讓人流連忘返。
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yōu)美,也是農(nóng)田水利較好的地區(qū)。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jīng)常來此游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xiàn)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游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創(chuàng)作背景: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jīng)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辛棄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干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zhàn)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tǒng)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閑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jīng)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詞即為其中之一。
編輯推薦:小學1-6年級各個版本語文教案匯總
奧數(shù)網(wǎng)提醒:
小學數(shù)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