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選自《孟子》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6-14 16:07:22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選自《孟子》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齊景公問于晏子曰:‘吾欲觀于轉附②、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瑯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
“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日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
睊睊胥讒③,民乃作慝④。方⑤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說,大戒于國,出舍于郊。于是始興發(fā)補不足。召太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征招角招是也。其詩曰:‘畜⑥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選自《孟子》)
注:
①雪宮:齊宣王出巡時休息的行官。
②轉附:山名,可能是今天山東的芝罘山。下面的“朝舞”也是山名。
、郾挶採阕嫞喝喝藗饶慷暎孤曒d道。睊睊,側目而視的樣子。胥,都。讒,謗。
、茼盒皭。
、莘剑哼`抗。
、扌螅褐浦。
1.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入不得,則非其上矣/非:非議。
B.一游一豫,為諸侯度/度:法度。
C.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糧食:糧食被消耗掉。
D.其詩曰:“畜君何尤?”/尤:突出。
2.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人不得,則非其上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B.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C.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景公說,大戒于國/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以下六句話分成四組,全屬于“與民同樂”的思想或行為的一組是( )
、贅芬蕴煜,憂以天下。
、谖嵊^于轉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瑯邪。
③諸侯朝于天子日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
④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菥肮f,大戒于國,出舍于郊。
、抻谑鞘寂d發(fā)補不足。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和寫作方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孟子先承齊王“賢者亦有此樂乎”之問,借題發(fā)揮,提出了為上者應與民同樂、與民同憂的中心論點。
B.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記敘生動,形象鮮明,人物對話很有個性,逼真地再現(xiàn)了齊相晏子的機智靈活和雄辯才能。
C.晏子先引用諺語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確,為下文寫君主應關心民生與民同樂張本。接著,晏子又運用了對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與治國相結合的,而現(xiàn)在的君主出游卻是為了自己享樂。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齊景公與晏子的對話,以及景公與民同樂的范例來勸誡齊宣王要與民同樂、與民同憂。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