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1 20:56:25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新課標版五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ǘ┓智逡蚬
1、帶著問題邊讀邊想,然后組織討論,著重解決:
、爬斫庵T葛亮為什么要去借箭?讀懂事情發(fā)生的原因。
①“妒忌”是什么意思?再以“妒忌”為線索,抓住有關詞句讀議:周瑜怎樣步步緊逼,故意為難諸葛亮?諸葛亮是怎樣將計就計、成竹在胸的?
、趯υ捓首x訓練。在這一段對話中,句式出現(xiàn)非常單調,總是簡單的“周瑜問,諸葛亮說”……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shù)孛鑼懻f話人的動作、神態(tài)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加上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提示語,再讀讀這段話,進一步體會人物的人性特征。老師這里也提供一些提示語,看看可以用在何處,并說明為什么用這樣的提示語。多媒體出示。(皮笑肉不笑、正中下懷、陰險、心中竊喜、不懷好意、假惺惺、順水推舟、不緊不慢、笑著、胸有成竹……)
、塾懻摚褐T葛亮為什么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陰謀?
、谱x最后一段,抓住“交箭”-“長嘆”,理解事情的結果。
、鞘孜矁删渎(lián)系著讀,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2、小結:學習這樣一篇記敘事情發(fā)展的課文,應該注意分清什么是事情的起因,什么是事情的結果,只有抓住實質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深入理解課文。
3、完成填空練習:因為周瑜( )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 )天之內造出( )萬枝箭,妄圖以此來( )諸葛亮,并立下軍令狀,經(jīng)過“草船借箭”,結果,諸葛亮( ),使周瑜( )。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想的;1、引導學生質疑,在一邊讀一邊思考中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能力,同時養(yǎng)成了認真讀書的習慣。問題發(fā)現(xiàn)后,先“存疑”,把學生的疑問有機地穿插到課文的整體中去解決,體現(xiàn)了教學的完整性的針對解疑過程十分重視課文內容的前因后果關系,讓學生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從而能正確地評價歷史人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