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好奇心、求知欲的培養(yǎng)(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5-04 16:24:04
(二)保護學生好問的積極性
學生只有對他感興趣的問題,才有著強烈的探索精神,喜歡追根究底。所以,如果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就說明他對這一學科的某些內(nèi)容產(chǎn)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正確引導,積極鼓勵,使他們的興趣進一步滋長、擴大,從而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提供強大的動力,使學生自強不息,努力學習。因此,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管問題的質(zhì)量如何,一定要有熱情、耐心,正確引導。任何厭煩、搪塞和斥責的態(tài)度,都會挫傷學生好問的積極性,扼殺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精神,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ㄈ┕膭顚W生自己尋找答案
獨立性是各種人才所必備的心理品質(zhì),缺乏獨立性,處處依賴他人,是不可能成為有首創(chuàng)精神的人才。作為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這一方面的培養(yǎng),積極鼓勵學生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各種探索活動,給學生以充分的“解放”和“自由”,這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的重要途徑。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要經(jīng)常注意學生提出的不尋常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想法。例如歷史課上講大汶口文化時,學生發(fā)現(xiàn): “大汶口居民之前社會沒有貧富差別,而大汶口居民出現(xiàn)了貧富分化。”隨后提出“這一時期為什么會出現(xiàn)貧富分化?”作為教師首先應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給予表揚鼓勵,但面對問題時不能直接解答,而應該有意識的啟發(fā)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尋找答案。面對問題,我給學生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有一千塊錢,我一分錢沒有,讓你分我一半,你愿意嗎?”有的同學馬上就明白了:“當然不會,那是私有財產(chǎn),這就出現(xiàn)了貧富分化。”緊接著學生又提出:“那么大汶口居民以前怎么沒有私有財產(chǎn)呢?”我又給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在一個原始森林,又冷又餓,想打只野兔充饑,可你一個人又打不著,這時你看見你看見一個陌生人,他跟你一樣,你會怎么辦?”這樣,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自己不斷的思考尋求答案,而且就把一個非?菰锏膯栴}變得非常生動有趣,進一步提高了他們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在學生想知道還不知道時,及時、熱情、耐心、巧妙的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不但滿足、強化和鼓勵了學生的求知欲,也使他們在自己的活動中增長了才干。
學生的學習,既需要聰明才智或?qū)W習能力,更需要正確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飽滿的學習熱情、堅強的學習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人的學習和成才的過程,是一個智力與非智力相互影響,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決定作用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只重視智力因素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忽視非智力因素對知識獲得的作用。從心理角度來看,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正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引進非智力因素、重視非智力因素,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重要措施。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