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徐貞明傳(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4-13 16:50:52
答案:
10.B
11.C(取得餉糧,兼頋戍邊于文無據(jù)。)
12.D(罷官免職有誤。原文中的諭令停役、請罷開河、帝卒罷之均表示停止水利工程,非指罷免徐貞明的宮職。)
13.(10分)
。1)應該仿效工匠服役的例子,每年征收應當出人當兵的軍戶們的錢,而(用這部分錢)招募邊地人來補充士兵(更)為便利。(匠班軍戶應出軍者足之各1分,句意2分)
(2)皇帝最后停止了這件事,還想追究提建議的人的罪責,由于大臣進言才作罷。(罷之追罪用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徐貞明,字孺東,是貴溪人?贾新c五年的進士。任浙江山陰縣知縣時明敏而有仁愛。萬歷三年被征召為工科給事中。遇上御史傅應禎被治罪,徐貞明到監(jiān)獄中照料看護他,被降職為太平府的知事。十三年升任為尚寶司丞。起初,徐貞明擔任給事中時,就水利和軍班兩事上奏,稱:北方人不熟諳水帶來的好處,只是苦于水帶來的禍患,不知道水的禍患沒有清除,正是因為沒有興修水利設施。水聚積了就是禍害,分散了就是利事。現(xiàn)在如果真在上游疏通渠道和溝壑,引水灌溉農(nóng)田,減弱水勢,在下游多開挖支河,排泄橫溢四方的水,最低洼的地方,留作儲蓄水之用,稍高的地方,都像南方人筑堤壩,那么水利興起,水患也解除了。他關于軍政的奏章稱:東南地區(qū)的百姓一向柔弱,不能擔負邊遠地方的防衛(wèi)。現(xiàn)在遠隔數(shù)千里征兵,使他們骨肉分離。而這支軍隊不是當?shù)厝私M成的隊伍,沒有長期安定的志向,動輒賄賂衛(wèi)所的長官請求回鄉(xiāng)。應該仿效工匠服役的例子,每年征收應當出人當兵的軍戶們的錢,而(這部分錢)招募當?shù)厝藖硌a充士兵為便利。等到徐貞明被貶職,到了潞河,始終認為先前的提議可以實施,就撰寫了《潞水客談》完備了他的觀點。等到徐貞明返回朝廷,御史蘇瓚極力稱道此法可以推行,皇帝才晉升徐貞明為少卿,賞賜他敕令,命令他與撫按大臣們核查、商議。徐貞明親自到京東的州縣,審察高原和低地,揣度土壤的適宜情況,詳細巡視河水的分合態(tài)勢,上奏逐條陳述事宜。當年九月皇帝就命令徐貞明擔當監(jiān)察御史兼任墾田使,對阻撓的有關部門彈劾、懲治。徐貞明先到永平,又遍巡各條河流,探究源流,搞清下游,準備大規(guī)模疏浚河道。但是太監(jiān)、外戚中占據(jù)閑田的人,擔心興修了水田使自己失去了利益,爭相稱此舉不好。散播流言蜚語給皇帝聽;实垡苫罅。御史王之棟,是京城一帶的人,就進言說水田一定不能推行;实塾谑钦僖娚陼r行等人,下令停止工程。申時行等人請求罷除開河之舉,專門從事墾田;实圩詈笸V沽诉@件事,還想追究提建議的人的罪責,由于大臣進言才中止。不久徐貞明請假回鄉(xiāng)。萬歷十八年去世。徐貞明才思敏捷,辦事干練,頗有治理世務的抱負。京東的水田實為百世的好事,事情剛剛興起就被虛浮的議論阻撓,輿論對此都很惋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