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史記·晁錯傳(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4-04 16:53:58
答案:
11.A(認為好,稱許)
12.C(晁錯為家令時,數(shù)言事不用;后擅權(quán),多所變更。諸侯發(fā)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
13.B(A項,丞相悔何不先殺晁錯為的是穿門,是在削地之前。B項,錯父言劉氏安矣。鄧公言削地以安京師,故認識同。 C項,治國建議多被采納錯。文中有孝文不聽。D項,耿耿于懷無據(jù))
14.D(錯在專權(quán)白用,文中擅權(quán)只是執(zhí)掌權(quán)柄的意思;認為正是因為晁錯執(zhí)意削藩才釀成七國之亂,也不符合原意)
15、
。1)計劃剛剛實行,(竟然遭受斬殺,)對內(nèi)杜塞了忠臣之口,對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以為陛下不該這樣。(內(nèi)、外名詞作狀語1分,始竊各1分,句意2分)
。2)俗話說:改變古法,擾亂常理(或倫常、倫理),即使不死也要垮臺(或:不是死就是敗逃),是否說的就是晁錯這些人呢?(古、常、等各1分,不死則亡可靈活譯出,意思對即可。末句賓語前置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晁錯,潁川郡人。晁錯為人嚴峻剛直,酷烈苛刻。孝文帝的時候,下詔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論辯,得到太子寵幸,太子家號稱他是智囊。在孝文帝時多次上書,論述削弱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幾十次書,孝文帝雖然沒有聽取他的建議,但稱贊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當時,太子稱許晁錯的計策,而袁盎等各個大功臣多不喜歡晁錯。
景帝登位,任命晁錯為內(nèi)史,晁錯經(jīng)常請求皇帝個別聽取他的進言,皇帝總是聽取,寵幸晁錯勝過九卿,法令多由他改定。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滿,卻無力加以傷害。內(nèi)史府處于太上廟內(nèi)墻外的隙地上,門在東邊,出入不大方便,晁錯就在太上廟南面的外墻上開了兩個門,由南面出入。丞相申屠嘉知道后,非常憤怒,想以這個過錯寫成奏疏,請求誅殺晁錯。晁錯聽到風聲,當夜請求皇帝單獨召見,詳細地說明情況。丞相奏上這事,陳述晁錯擅自鑿開廟垣為門,請求交給廷尉殺掉;实壅f:這不是廟垣,而是外墻,不算犯法。丞相謝罪。退朝后憤怒地對長史說:我本當先斬后奏,卻先奏請,被這小子出賣,實在錯誤。丞相很快發(fā)病而死。晁錯因此更加顯貴。
晁錯升任為御史大夫,請求根據(jù)諸侯王的罪過,削弱他們的封地,收回他們的枝郡。奏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議論,誰也不敢反對,只有竇嬰爭議,因此同晁錯有了矛盾。晁錯所改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諸侯都喧嘩疾恨晁錯。晁錯的父親聽到了消息,從潁川趕來,對晁錯說:皇帝剛剛即位,你當政辦事,侵削諸侯勢力,疏遠人家骨肉,人們紛紛議論而多埋怨你,為什么呢?晁錯說;本當這樣。不這樣,皇帝不被尊貴,國家不得安寧。晁錯的父親說:這個樣子,劉家的天下安定了,而晁家就危險了,我離開你回去了!隨即飲藥自殺,臨死時說:我不忍看著大禍臨頭。死了十多天,吳楚七國果然以誅晁錯為名舉兵反叛,等到竇嬰和袁盎進宮,皇帝就命令將晁錯穿著朝服斬于東市。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做了校尉,討伐吳楚軍時任將軍;爻瘉,上書報告軍事情況,進見皇帝;实蹎枺耗銖能娛虑熬回來,聽到晁錯已死的消息,吳楚罷兵了沒有?鄧公說:吳王謀反已幾十年了,因被削封地而惱怒,以誅晁錯為名,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錯。況且我擔心天下的人都將閉口不言,不敢再進言了;实蹎枺簽槭裁茨?鄧公答:晁錯擔憂諸侯強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議削弱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師,這是萬世的利益。計劃剛剛實行,竟然遭受斬殺,對內(nèi)杜塞了忠臣之口,對外替諸侯報了仇,我以為陛下不該這樣。景帝沉默了好久,說:你說的對,我也為這事悔恨。就任命鄧公做城陽中尉。
太史公說:晁錯做太子家令的時候,屢次進言奏事不被采用;后來掌握大權(quán),進行不少變革。諸侯發(fā)動叛亂的時候,不趕緊挽救國家的危局,卻企圖報個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話說:改變古法,擾亂常理,不是斷命也要垮臺。也許說的就是晁錯這種人吧!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