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陸樹聲傳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3-22 22:49:11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陸樹聲傳
陸樹聲,字與吉,松江華亭人。家世業(yè)農(nóng)。樹聲少力田,暇即讀書。舉嘉靖二十年會試第一,選庶吉士。三十一年,遭父喪,請急歸。久之,起南京司業(yè)。未幾,復請告去。起左諭德,掌南京翰林院。尋召還春坊,不赴。久之,起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嚴敕學規(guī),著條教十二以勵諸生。召為吏部右侍郎,引病不拜。隆慶中,再起故官,不就。神宗嗣位,即家拜禮部尚書。初,樹聲屢辭朝命,中外高其風節(jié);遇要職,必首舉樹聲,唯恐其不至。張居正當國,以得樹聲為重,用后進禮先謁之。樹聲相對穆然,意若不甚接者,居正失望去。一日,以公事詣政府。見席稍偏,熟視不就坐,居正趣為正席。其介介如此。北部要增歲幣,兵部將許之,樹聲力爭。萬歷改元,中官不樂樹聲,屢宣詣會極門受旨,且頻趣之。比趨至,則曹司常事耳。樹聲知其意,連疏乞休。居正語其弟樹德曰:“朝廷行相平泉矣。”平泉者,樹生別號也。樹聲聞之曰:“一史官,去國二十年,豈復希揆席①耶?且虛拘何益。”其冬,請愈力,乃命乘傳歸。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樹聲端介恬雅,翛然物表,難進易退。通籍②六十余年,居官未及一紀③。與徐階同里,高拱則同年生④。兩人相繼柄國,皆辭疾不出。為居正所推,卒不附也。已,給廩隸如制,加太子少保,再遣存問。子彥章,萬歷十七年進士。樹聲誡毋就館選。樹聲年九十七卒。贈太子太保。謚文定。
�。ㄟx自《明史·陸樹聲傳》,有刪改)
【注】①揆席:指宰相。②通籍:步入仕途。③一紀:十二年。④同年生:科舉時代指同榜考中的人。
1.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B.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C.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D. 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2.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的科舉考試,由各省舉人參加。
B. 祭酒:職官名,漢置六經(jīng)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為五經(jīng)博士之首。
C. 改元:君主或王朝改換年號,每一年號開始的一年稱“元年”。
D. 別號:指人名字以外的稱號,一般是長輩起的。如陶淵明別號五柳先生。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陸樹聲有才華,不向往官場。他出身農(nóng)家,有空就讀書,在會試中考了第一名;他任官時幾次請求回家,還多次推辭朝廷的任命。
B. 陸樹聲受到賞識,傲視權(quán)臣。當初,朝廷遇到要職,一定首先考慮他;他看見座位不正,就對張居正視而不見,張居正只好替他擺正座位。
C. 陸樹聲不受誘惑。陸樹生被人排擠,就請求退休,張居正透露說朝廷要任命陸樹聲為宰相,陸樹聲卻說,自己不求宰相之位。
D. 陸樹聲淡泊超脫。他進入官場六十多年,做官卻不滿十二年;他和徐階、高拱都可以扯上關(guān)系,但徐、高二人掌權(quán)時,他卻托病不出來做官。
4. 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張居正當國,以得樹聲為重,用后進禮先謁之。
�。�2)屢宣詣會極門受旨,且頻趣之。比趨至,則曹司常事耳。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