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7 10:00:00
3、回顧與反思: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先假設,再調整)
三、鞏固練習P11第4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二)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包括由低到高觀察同一物體和由遠到近觀察同一物體,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和在實際生活中有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經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在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觀察物體的具體活動中,判斷觀察對象畫面所發(fā)生的相應變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比較,體驗到從不同位置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2、能力目標: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養(yǎng)成數學思考的習慣,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 :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視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題:觀察物體(二)
教學內容:教科書13頁例1,練習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立體圖形,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位觀察到的三個小立方體拼成的幾何形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活動,經歷觀察、想象及驗證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模型的形狀。
教學難點:根據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視圖,能用正方體進行拼搭。
教學準備:課件、立方體模型、攝像頭、方格紙。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1.師:當下我們的中國正在飛速發(fā)展,自主品牌越來越有競爭力,剛剛在廣州汽車博覽會上就新發(fā)布了一款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無論是外形、動力還是空間都獲得好評一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圖片)
2.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款車怎么樣?為什么攝像師對相同的一款車要拍這么多張照片呢?
生:方便全面觀察
3.師:看來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生:從正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教師板書:從正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4.師:如果給你一個組合的立體圖形,你會觀察嗎?我們就從這三個方向進一步全面的觀察物體,看看大家能夠有什么收獲?(板書題目: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觀察同一立體圖形
(1)師:請看屏幕這是由四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有三位同學進行了觀察:
你能想象一下這三位同學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進行觀察的嗎?
生:小剛從上面看的,小麗從正面看的,小明從左面看的。
(2)師:到底對不對呢?你們的桌子上也有四個小正方體,請你們輕輕搭出這個立體圖形,實際觀察一下。
(3)出示活動建議:
①分別從正面、上面、左面觀察立體圖形。
②在方格紙上拼擺出你看到的圖形。
③驗證拼擺的圖形與觀察到的是否一樣。
(4)學生活動,師巡視。
(5)匯報信息:(將學生作品貼黑板上)
(6)集體反饋:
問:誰的觀察結果和他的一樣? 看看,我們剛才的判斷對嗎?
(7)小結:我們分別從正面、上面、左面,觀察了這個立體圖形,通過從不同方向進行的觀察,對于這個觀察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生:通過觀察這個立體圖形,我們發(fā)現: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觀察不同立體圖形
(1)師: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這個由老師搭成的立體圖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試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