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1-08 21:49:33
。3)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應(yīng)該怎么辦?
教師適時介紹:可以利用小括號改變運算的順序。
啟發(fā)學生思考:只要在算式中加上一個小括號,就可以滿足要求,即: 96÷(12+4)×2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指名板演
96÷(12+4)×2
=96÷16×2
=6×2
=12
師:在這個算式中,小括號起什么作用?(改變運算的順序)
。4)介紹中括號的知識。
教師介紹中括號的寫法,及含有中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要按照從里到外的順序,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 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括號內(nèi)的運算,要按“先乘、除后加、減,同級 運算依次算”的順序進行。
。5)學習計算帶有中括號的算式。
出示算式:96÷[(12+4)×2]。
師:誰來說一說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ㄏ人阈±ㄌ柪锏募臃,再算中括號里的乘法,最后算括號外面的除法。)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結(jié)果。指名板書
96÷[(12+4)×2]
=96÷[16×2]
=96÷32
=3
。6)對比中強化認識。
比較96÷12+4×2、96÷(12+4)×2和96÷[(12+4)×2]這三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個算式中的數(shù)字和包含的運算都相同,但是運算的順序不同,導致計算結(jié)果也不相同。
教師強調(diào):同學們在計算時,一定要先弄明白算試的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第二環(huán)節(jié) 教學例5
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5情境圖。
1、閱讀與理解。
師:說一說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小組討論交流得出:一共有30人要租船游玩,每艘小船20元,可以坐4人;每艘大船35元,可以坐6人。教師提出問題:怎樣租船最省錢?
2、分析與解答。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思考與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后進行反饋
(1)方案一:都租小船。
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需要租8只小船,共花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
30÷6=5(只) 35×5=175(元)
需要租5只大船,共花175元。
師:在這兩種方案中,方案一更省錢。同學們想一想,方案一中的租船方案是否還能進行優(yōu)化更加省錢呢?
師生交流后明確:方案一中,全租小船,有一條船只坐了2人,沒坐滿。可以把這2人和另一條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條大船,這樣更省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