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塑料袋真的應該抵制嗎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1-01 23:37:08
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塑料袋真的應該抵制嗎
、2008年的一紙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間圍繞塑科袋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為多數環(huán)保主義者的眼中釘肉中刺,海龜和海鳥誤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圖片更激起人們對塑科袋的痛恨。
、诘鋵,人們對塑料袋的認識,大多是錯誤的。
、蹅Q髣游锏氖撬欣,而不僅僅是塑料袋。事實上,塑料袋在垃圾整體當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 年,北京每年產生廢舊塑料包裝垃圾14萬噸,僅占整個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這個數字是7%。
、芰餍杏诃h(huán)保主義者中間的一種說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圍內造成10萬只海洋哺乳動物和100萬只海鳥的死亡。
、莶贿^這些健康風險并不會發(fā)生在所有的海鳥身上,它對于那些通過反芻喂養(yǎng)幼鳥的物種影響比較顯著。而且,目前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塑科袋與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的死亡率有相關關系,來自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委員會專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對于海洋哺乳動物的傷害遠沒有被遺棄的漁網、漁具,纜繩等嚴重,
、藓Q蟛溉閯游锏纳姝h(huán)境的確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塑料袋定是殺死海洋動物的兇手。一個名叫卡斯卡迪亞的專業(yè)動物尸檢組織對2010年4月死于美國西稚圖海灘的灰鯨進行解制之后發(fā)現,在鯨魚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時這只灰鯨頭部還有一個明顯的由螺旋漿造成的傷口。
⑦海洋哺乳類動物誤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誤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護海洋動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
⑧環(huán)保組織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龜照片來證明海龜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認,這種情況也許確實存在,但是圖片的超強沖擊力也不能直接證明塑料袋對海龜的影響。
、岣鶕绹鴩液Q蟠髿夤芾砭衷2008年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塑料袋極少是海龜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減少對海龜的傷害,禁止釣魚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據美國海洋漁業(yè)局的統(tǒng)計,造成海龜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類活動是漁業(yè)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庖虼耍瑢Q髣游锒,塑料袋并不是環(huán)保主義者口中的冷血殺手。
⑾除了傷害海洋動物之外,塑料袋對大氣、土壤、水的污染和對石油的消耗也一直為人詬病。然而真相出乎人們意料。
、2005年,蘇格蘭政府發(fā)布了全面評估塑料袋和紙袋對環(huán)境影響的報告,結果認為屬于環(huán)境友好型的紙袋和布袋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環(huán)保,生產時,紙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科袋的四倍,生產紙袋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塑科袋的3.3倍。結束使用周期后,紙袋還會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體廢棄物。
、淹瑫r,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經讓許多家庭主動對塑料袋進行綠色處理。他們會把超市和菜市場的塑料袋拿回家儲存,在套垃圾桶和裝東西時拿出來二次甚至多次使用。
、 不可降解性被認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壞力往往與低回收利用率綁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個字聽起來十分駭人,但事實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屬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爛需要1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
、尤瞬豢赡馨堰@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處理。塑料袋處理的尷尬在于焚燒會污染大氣,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為它最好的去處。
、試舅芰峡梢酝ㄟ^回收再利用成為制塑的原料,發(fā)熱發(fā)電的材料,從此變廢為寶,改過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卻阻礙了這一切。歐洲國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國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國的回收率卻僅有25%,
、障拗扑芸拼鼘Νh(huán)保的作用遠不如人們預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當,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惡極。 一-摘自《青年文摘》2018 年第9期有刪改
1.為什么說對海洋動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環(huán)保主義者口中的冷血殺手?請結合選文說明理由。4分
2.文段⑧中加點的也許確實是否矛盾?請結合文段作簡要分析。4 分
3.選文第⑥段和第①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選擇其中任意兩種說明方法分析其作用。6分
4.結合選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請你談談塑料袋是否可用,為什么? 4 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