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8-12-20 20:08:59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六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六、課外拓展,升華詩情
1、師:張志和的《漁歌子》表現(xiàn)了瀟瀟春雨灑江天之時,漁人既在勞作,又觀美景的無限情趣,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諧生活的美好意愿。這首詞流傳至今一千多年,不僅歷代傳唱,而且詩家騷人多仿其體式、意境或詞句翻出新作。其中就有宋朝詩詞大家蘇軾。他甚至把張志和的詩句直接嵌入其中:
浣溪沙 宋 蘇軾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學生讀通詩句。
3、學生自讀蘇軾的《浣溪沙》
簡單理解詩意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蘇軾推重張志和的詞,僅僅是因為張詞的語言“妙絕”嗎?
。◤堅谠~中所表達的情懷,正是蘇軾想要釋放的心情,簡介蘇軾——他一生仕途坎坷,為官期間,他關心人民疾苦,當時,國家動蕩不安,他自己也被一次又一次的貶職……所以,他也懷有和張志和同樣的心愿。張儼然成了蘇軾的知音。張和蘇隔朝隔代,幾百年的時空((1037~1101)——(730~約810))竟然因一首《漁歌子》而聯(lián)通,孤傲與清高的心靈相通了,智慧與才情相融了。我們何其有幸通過這些美妙和文字來體悟春雨中的另一番情趣意致。)
。ㄔ俪霈F(xiàn)《漁歌子》)讓我們再一次來讀讀《漁歌子》。
七、總結,升華
有一位詩人說:再美的詩,也美不過春天的一棵樹。
所以,再好的文字營造的風景,也比不上身邊這觸手可及和活生生的大好春光。同學們,讓我們回到現(xiàn)實,回到我們身邊的春天,在校園里尋找春天,去大自然感受春天,也用我們的心我們的筆表達春天吧。
作業(yè)設計:
背誦這首詞,并把它改編成一篇散文。
板書設計:
漁歌子
山 白鷺 桃花 流水 鱖魚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