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家長需要知道的4個秘密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11-20 18:53:18

從小受到情商培養(yǎng)的孩子,成長中身心狀態(tài)會更好,他們的學習和與同伴的社會交往會表現(xiàn)更好,身體也會更健康。
情緒有好有壞,對孩子來說,情緒是沒有道德意義上的對錯的。只要我們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遇到這些負面情緒。如果孩子小時候無法正確認識這些感受,養(yǎng)成了發(fā)泄情緒的習慣,就會造成情商上難以彌補的缺失。成人后難以理解別人的情感,也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甚至有可能在面對重大挫折的時候情緒失控。
我們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呢?
1、讓他們學會暫停自己的情緒
“沖動是魔鬼”,我們很多人都深有體會,當人在情緒而非理智操控的情況下,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往往會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從潛意識做主掌控的“沖動反應”狀態(tài),進入到意識做主掌控的“理性回應”狀態(tài)。只有在意識主宰的情況下,人才有辦法去做新的選擇,才能夠有效地去解決情緒問題。
那么怎么才能從潛意識狀態(tài),就是情緒控制的狀態(tài)進入到理智控制的狀態(tài)呢?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暫停,讓自己先冷靜,然后再處理自己的情緒。比如喜歡在生氣的時候動手打人的孩子,可以讓孩子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預先設置只要舉起手,在腦子里馬上就會有聲音大聲喊“停”!
在寶寶小的時候,跟他們講道理他們是聽不懂的,這時候家長可以采用“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先把寶寶從激動的情緒中“拔”出來,不讓寶寶在情緒泥潭里哭鬧打滾兒。在孩子冷靜之后,再慢慢告訴他們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即使特別想要什么,也要學會等一等。
2、冷靜之后,引導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
大一點的孩子,當孩子的情緒波動暫停以后,父母就要讓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這就需要父母成為一個積極的傾聽者,認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壓制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
我們還要幫助孩子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到一些恰當?shù)呐c情緒對應的詞語,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讓孩子更清楚地識別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教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
1)幫助孩子積累表達感受的詞語。
父母是孩子的情感導師,我們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孩子掌握一些表達感受的詞語,讓孩子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
2)告訴孩子一些關于感受的身體反應。
我們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基本常識,讓孩子了解當遭遇某種情緒的時候,身體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從而識別情緒。比如,當人們害羞時,臉會變紅;當人們憤怒時,會咬牙切齒;當人們沮喪時,會垂頭喪氣;當人們高興時,會手舞足蹈等等。
3)利用可視化材料來幫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通過繪本、視頻、照片或圖片等可視化材料,聲情并茂地告訴孩子別人經(jīng)歷的不同感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