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最失敗的人,才會選擇打罵孩子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11-17 13:00:41
01
早上去早餐鋪子吃飯,旁邊坐著一個60來歲的老太太,帶著一個還不到4歲大的孫子。孫子吃了一口咸菜,抓了一下奶奶的手輕輕說了聲咸,老太太一把推開小男孩,粗著嗓門咆哮:你喝口粥不就不咸了,這都要我教!
孫子把頭埋得低低的,再沒有說話。
我不知道這個老太太身上到底經歷過什么,
可能昨晚打麻將輸了錢,
可能早上跟兒媳婦發(fā)生了口角,
也可能她只是慣于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子發(fā)脾氣。
前幾天,一個媽媽告訴我,她打了自己的孩子。我一驚,你的孩子才只有一個月啊。她說,女兒一直哭,怎么都哄不好,我太生氣了,所以就照她的腿上狠狠掐了一下。
02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下得去手的,但是我能體味到當時的場景,
她沒有工作,年紀輕輕就當了媽媽,一個人在家看孩子做飯買菜,老公收入又微薄,每天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來,再看著啼哭不已的孩子,那份絕望感支配了整個大腦,再也沒有辦法理智。
這個孩子,成為了她所能發(fā)泄的唯一道具。
我知道,她正在經歷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如果我在她身邊,我真的很想幫她抱抱孩子,讓這個孩子不要在連眼睛都沒有完全睜開時,就已經感受到來自這個世界的深深敵意。
她說,我非常后悔,打完后抱著她一起哭。我相信。
但是我更相信,這一定不會是她最后一次打罵自己的孩子,就像我小時每次挨完打,父親最愛對我說的一句話永遠是:爸爸再也不打你了。他每次都說得如此真誠,真誠到他自己都深深地相信,然而我企盼的,只是下一次挨打的間隔可以久一點。
他是愛我的,但是他恨他自己。一個人對孩子的態(tài)度,都是對自己態(tài)度的投射。
03
看一個社會的進步程度,最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看他們怎么對待孩子。
80后的孩子,沒有幾個是沒挨過打的,就像我們的父母們,沒有幾個生活是如意的。他們趕上了下鄉(xiāng),錯過了高考,在一個辦公室一張報紙一杯茶耗盡一輩子,或者一個車間一張車床站了二十年,人到中年碰上了下崗。
我的父親,就曾經格外不順,原本是辦公室年輕有為的重點栽培對象,一不小心得罪了領導就被發(fā)配到了基層車間。也就是從那時起,挨揍成了我的家常便飯。
作業(yè)寫不好,揍;
被老師批評,揍;
跟他頂嘴,揍。
然而在當時,我居然習以為常,因為我的很多同學,挨揍比我還狠。
04
每一個打罵孩子的家長都打著想要管好孩子的名義,然而,他們連自己的情緒都管不住。
他們的手看上去孔武有力,內心卻最是蒼白無力,只有弱者憤怒,才會抽刀向更弱者,更何況對方只是一個力量懸殊過大的孩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