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禮儀教育 家長須知(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8-10-23 14:16:05
在家里,要求家長適當帶孩子進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時,讓孩子觀察成人的交往,家里來了客人,讓孩子參與接待、讓座、倒茶、談話等,通過“客人到我家”、“學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題活動,使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實自然的氛圍中學會了簡單的社交禮儀,養(yǎng)成了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
四、注重日常文明禮儀滲透
幼兒幼小的心靈、優(yōu)良的品質,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個活動就有效形成的。于是,我把文明禮儀教育自然靈活地滲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隨機進行。一日生活為幼兒提供了很多社會性的文明禮儀行為發(fā)展的契機,幼兒只有在社會生活中才能積累社會經驗,教會幼兒學習怎樣做人、怎樣生活。因此,我在游戲、入園、進餐、入廁、午睡、戶外活動、教學活動等過渡到一日生活中,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文明禮儀情境表演,制定各項行為規(guī)則。
同時對每個文明禮儀環(huán)節(jié)的行為提出具體要求,把文明禮儀內容細化到個環(huán)節(jié)中。如入園:要求幼兒儀表整潔、進園主動與老師、同伴打招呼,與父母說再見等,進餐:做到文明用餐,保持桌面干凈,愛惜糧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餐后自覺收拾餐具,飯后養(yǎng)成漱口和擦嘴的好習慣。
入廁:上廁所要有序排隊,要養(yǎng)成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午睡:要求幼兒安靜入睡,不打擾小朋友入睡,上床時將鞋子、衣服擺放整齊,起床時自覺整理床鋪。戶外活動、區(qū)域活動和教學活動時:要求幼兒講話文明,不爭搶玩具,小朋友之間懂得謙讓,并樂意與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友好的同伴關系。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說的好:“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而尊敬師長和友愛同伴是做人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我們對幼兒從小應進行培養(yǎng)的內容之一。幼兒在幼兒園學習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物品要擺放好,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道歉,午飯后要休息等,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人物、事物。概括起來就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