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嗎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9-27 09:41:17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嗎
盡管打孩子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但是有會出現(xiàn)不得不通過體罰來教育孩子的情況,不少家長會因為一時生氣而打孩子。家長要學會掌控住情緒,盡量避免打孩子,可以借小朋友不聽話帶來的自然后果來教育他。
1.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不要體罰孩子。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不要一時沖動就打孩子,因為如果打孩子往往會有反效果?梢詫(nèi)心不滿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例如對孩子說:“你的做法讓我很失望!”“我現(xiàn)在真的很難過!”。不僅能夠讓自己的心情平復,而且可以讓孩子換位思考,自我反省。
2.用自然后果懲罰孩子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用過于批評孩子,而是讓孩子自己來承擔他的錯誤所帶來的后果。如果孩子還小,家長可以教會孩子如何修正錯誤。例如,將果汁打翻了不能喝了,孩子還需要清理地上的果汁。孩子可以從中了解到自己的錯誤造成怎樣的影響,也會深刻反省,避免今后再犯這樣的錯誤。
3.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
家長不必過分追究孩子犯的小錯誤,而是通過給孩子警告的眼色、縮短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等方式來讓孩子吸取教訓。例如,孩子沒有整理房間就沒收孩子的零食。家長最好明確告訴孩子今后應該怎么做,需要達到什么樣的保準,表達對孩子的期望。
4.打孩子時不要情緒化
多次警告后,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家長需要平復自己的情緒,沉著應對。如果情緒失控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孩子會感覺內(nèi)心受到傷害。在這個時候,孩子注意到的是父母憤怒的情緒,而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5.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如果不得不打孩子,需要告訴孩子為什么會挨打以及打多少下,如果下回犯錯誤應該怎么做。
不要打得過重,也不要把打孩子當做發(fā)泄的途徑,更不要還沒有搞清事情就打孩子。家長打完后一定要告訴孩子“打你我們也很難過”。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盡管他做了錯事,但是父母的愛不會改變。打他只是希望他下回不再犯這樣的錯誤。
6.不要打2歲內(nèi)和6歲后的孩子
小于兩歲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發(fā)育未成熟,沒有規(guī)則意識。這個時候通過打來教育孩子,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當孩子漸漸長大,不僅自我意識得到發(fā)展,自尊心也逐步增強。六歲的孩子已經(jīng)明白道理,所以家長凡事要將理,切勿隨意打罵。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