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朋友圈長大的孩子,后來怎么樣了? (3)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9-26 09:41:11
在知乎“父母窺探孩子隱私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影響?”這個提問下,就有網(wǎng)友講述自己從小就被母親翻書包,翻課本,翻日記本,翻錢包的痛苦經(jīng)歷,更令他氣憤的是母親在得知他的隱私后還會拿出來跟其他人分享。
“你們懂那種想發(fā)火想咆哮卻無處泄憤的感覺嗎?”
“你們體會過無論怎么隱藏都會被搜到日記的感受嗎?”
“你們看見過窺探你日記后,還假裝無辜一臉微笑的母親嗎?”
約翰·高而斯華餒說:“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jīng)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父母們認為無傷大雅的玩笑,但卻成了孩子心中難以愈合的傷疤。
04
還記得那則“10歲男孩控訴爸媽不配有我這么好的兒子”的新聞嗎?
在男孩姑姑的曝光貼中提到,男孩認為父母沒什么錢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不認可父母的二胎計劃,認為父母沒有那樣的撫養(yǎng)能力。
而更引起男孩反感的則是父母無休止的秀曬炫行為。
爸爸跟人炫耀他的圍棋下的有多好,媽媽把他的成績,吃飯學習的照片都曬到朋友圈。
他感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愛,只是透過爸媽朋友圈的那些圖文以及底下的評論點贊看到了父母的虛榮心。
這種曬讓他感覺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一樣,暴露得隱私全無。
孩子聰慧優(yōu)秀,機敏可愛,父母洋洋得意,想要與全世界分享,但失了分寸,就成了虛榮,敏感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成為了父母的表演工具。
05
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不屬于你。”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物、附屬品,他是真實獨立的個體,他有被愛被尊重的權(quán)利。
當你曬出孩子赤身裸體的照片時,想一想是否會讓他置身于人販子、戀童癖的窺視下;
當你想要記錄孩子在哭鬧的窘?jīng)r時,想一想此刻他需要的是你溫暖的懷抱還是那個冰冷的鏡頭;
當你想要炫耀孩子的優(yōu)異成績時,想一想是你在朋友圈收獲點贊的念頭熱切,還是孩子渴望你真誠贊美的眼神懇切。
別把朋友圈當做你的秀場,別讓孩子成為你的表演工具。
別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別讓親情只存活在虛假的朋友圈。
共勉。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