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四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6 15:01:43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四年級上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一只貝》語文說課稿
【教材簡析】
《一只貝》這篇賈平凹的名作是作為一篇課外閱讀文章出現(xiàn)在四年級上冊《親近母語》中的,其短小而富有生活的哲理。
初讀此文,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只經受磨難孕育出稀罕珍珠的貝。在文章采用的對比中,他可憐更可敬的形象一下子感動了我。于是,我捧起文章一讀再讀。作者寫此文目的何在呢?一遍遍地閱讀此文,品味語言文字,其內在的深刻含義就像濃霧中太陽升起一般,周圍的一切漸漸清晰起來。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或許就是指生命的價值吧!他不是以華麗的外表取悅于人,而是以珍貴的內里奉獻于人;他面對痛苦和磨難,默默地忍受、消化,成就了珍珠;他“磨制”成珍珠之后不顯露,不張揚。我進一步聯(lián)想到,貝如此,人呢?人生真正的價值與外表無關,只與人抵御磨難的氣度有關,與人經受挫折鍛打的能力有關,更與你能拿出真東西的才具有關。如此,人便可敬了,可愛了,可貴了,因而也就有價值了。
經過反復品味,我稍許能讀懂此文了。那如果給四年級的孩子去閱讀,就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去閱讀,應達到什么目標呢?
當然先要看《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要求,其重點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默讀,養(yǎng)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
結合這是四年級上半學期的孩子,這篇文章又是自讀課文,我認為本課教學目標可以確定為以下幾點:
1、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
3、能夠抓住重點語句理解“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的含義,并能深入體會這只貝的可敬之處。
其實,本課的重點是第三個目標,為什么我還要加上前兩個目標呢?因為:一、這是課標要求,孩子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字詞的學習、朗讀的指導都很重要,僅僅第三個目標是不夠的;二、這是四年級上學期的孩子,他們的閱讀既要“放”也要“扶”,要引導孩子扎扎實實打好基礎;三、這是課外自讀課文中的一篇文章,如果只抓主干,孩子很易養(yǎng)成淺淺而讀的習慣,尤其是課外閱讀就不會去細細研讀,那語文素養(yǎng)又怎會有效提高?
【教學設計】
圍繞以上三個目標,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一、出示貝殼,導入課題。
孩子們,去年夏天,我去青島旅游,找到了很多寶貝,看(出示貝)——你覺得它們怎樣?(色彩鮮艷、五彩斑斕、形狀奇特……)
【這一環(huán)節(jié),由直觀的貝入手,能一下子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們談對貝的第一印象時,鼓勵孩子用恰當而精彩的詞語,這有利于孩子詞匯的積累!
對,大家一下子就被眼前漂亮的貝吸引住了!接下來,老師還要帶大家去欣賞一只貝,一只著名作家賈平凹筆下與眾不同的貝(板書課題)。
【由此貝及彼貝,說到“與眾不同”時要放慢語速,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閱讀課文的好奇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我們來到這一只貝的故事中,自己讀一讀。要求:遇到生字新詞可以先劃下來,再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當你能讀準字詞并讀通課文后,請你想一想,這是怎樣的一只貝?
【 本文篇幅簡短但語言文字并不簡單,在本課初讀過程中,我請孩子們用的讀的方式是自由放聲讀,這樣有利于孩子自我檢查字詞的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再去了解這是怎樣的貝。這一步必不可少,現(xiàn)在很多孩子閱讀時整體感有欠缺,是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引導訓練的】
2、檢查初讀情況。
。1)你劃出了哪些詞?(教師相機板書)
重點解決:漩渦、瓦礫、稀罕、嚙掉、棱角
【理解詞語時,要引導學生將詞語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如“瓦礫”,在上文中有一處描寫到“殼已經破爛,很不完全了”,兩處地方結合起來,孩子很容易明白瓦礫的意思了。這一步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有困難的字詞并當堂解決看似簡單,其實就是教給孩子自學字詞的方法: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查一查等。同時對孩子個體而言這是真實有效的,比起教師硬生生出示教師認為要解決的字詞來,孩子要感興趣得多!
。2)課文中的這只貝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ㄏ鄼C板書:可憐 可敬)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