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及解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7-17 20:07:13
成語典故及解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成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拼音】: fù cháo zhī xià ,yān yǒu wán luǎn
【解釋】: 覆:翻。翻倒鳥窩,破碎鳥蛋。比喻毀滅性的打擊降臨于眾時,無一可以幸免。
【成語故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又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覆巢無完卵”、“巢覆卵破”等。漢朝陸賈的《新語?輔政》中有這樣的論述:“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卵破之患。”《三國志?魏書?孔融傳》中有如下的記載:
漢獻帝時,曹操獨攬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次,曹操率領大軍南征劉備、孫權,孔融(孔子后代)反對,勸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聽,孔融便在背地里發(fā)了幾句牢騷。御史大夫郄慮平時與孔融不睦,得知這個情況后,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報告,并挑撥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禰衡對您無理謾罵,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聽,大怒,當即下令將孔融全家抓起來一并處死。
孔融被捕時,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個個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卻在那兒玩琢釘?shù)挠螒颍瑳]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家人以為孩子不懂事,大禍臨頭還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們趕快逃跑?兹谝矊(zhí)行逮捕任務的使者懇求說:“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兩個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說:“爸爸,你不要懇求了,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懇求有什么用?”結(jié)果,兩個孩子從容不迫地和父親一起被抓去處死。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語用,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