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一個高效成功,生命充盈的人 (三)
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8-06-01 10:56:09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2
理解時間/效率的意義
對于大一些的娃,我們可以通過講道理、講故事,讓他慢慢領(lǐng)會到時間的意義。
比如,我們可以給娃編時間銀行的故事,讓他把時間看作是一種資源,是一種可以像銀行存款一樣提出支配的東西。我們誰都不能生產(chǎn)時間,只能越提越少,所以要珍惜使用。
我們還可以讓娃去分析相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所帶來的不同的價值,讓娃明白每個人的時間是均等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稳ダ盟?br />
我們可以跟娃一起設(shè)想一些關(guān)于時間的荒唐問題,比如,假如你每天比別人多出兩小時、假如你有星期八、假如你可以買到更多時間、假如你可以做時間旅行、假如你可以把時間作為禮物送給別人……讓娃從不同角度認識時間。
這里有兩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娃應(yīng)該在6-10歲之間理解:
一、任務(wù)處理的線性與并行
。ㄗ鍪碌臈l理性)
時間管理同時也是一個“任務(wù)處理的條理性”的問題:什么時候線性,什么時候并行處理,都有講究,都應(yīng)該教娃學會。
暑假里利用學燒飯的機會,用烹飪的例子給娃演示了怎樣處理"并行任務(wù)":煮上面后,就可以利用等熟的時間來做澆頭;烤蛋糕的等待時間就做奶油和水果點綴物;使用計時器鬧鐘作為輔助工具等等,這些簡單的事情,娃可以直接參與。
更高級的就是要做一桌菜的時候,先做哪到菜,后做哪到菜,四個灶一個爐哪個用來燒哪個菜,統(tǒng)籌如何,肉炒了多久放菜肉才不會在菜熟了的時候變太老。。。這種復(fù)雜的,可以讓娃打下手的時候,要不嫌麻煩地跟娃解釋——見縫插針地向娃進行生活教育。
做過幾次娃就明白了,煮面熬湯的時間不能干等著,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而且大致上能利用不同工序的時間長短,來安排幾項工作的先后次序。比如,煮面條最耗時,先把面條煮上,蔥油也要小火慢熬,其次洗小蔥下油鍋,最后是利用煮面熬蔥油的時間段,來快速做個澆頭。
平時也要在日常中不斷加強鞏固:比如早飯還沒燒好,可以先收拾書包、梳頭扎辮子,同學還沒有回復(fù)今天作業(yè)的安排,可以先做加料作業(yè)。
對于上小學的娃娃,就可以訓練他去做時間表。
我們經(jīng)常讓娃做時間表,但其實在列時間表之前,很重要的是讓娃先看清自己都要做哪些事情。如果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沒有個清楚的認識,那么列時間表就是在排流水賬。我們小時候做時間表就都是這么做出來的,最后證明很低效,通常只有兩天生命力,基本執(zhí)行不了——因為不符合實際需要,沒有讓挖感受到執(zhí)行真的給生活帶來了便利。這就涉及到:
二、任務(wù)的優(yōu)先級
要讓娃理解這個道理:事情有輕重緩急,時間也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分配。緊急重要的事情先做,不緊急不重要的后做;需要大段的時間的安排在特約時間,占用時間不多的瑣事可以利用邊角零碎的時間去完成。
這個概念很抽象,空講大道理,娃也能理解,但是無法深入內(nèi)心,這就不會導(dǎo)致行為上的變化。
為此,我用了"jar of rocks analogy"來形象地演示這個時間管理的道理。如下圖,用一個空瓶子、幾塊石頭、一些米,先把石頭放入空瓶中,然后把米慢慢倒入瓶中,直到裝滿為止。
告訴娃,大石頭代表重要的事情,米代表次要的、耗時不多的零碎事情,如果先做"要事",再用零碎時間來處理雜事,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充分利用。
這時,我們把石頭和米從瓶中倒出來,讓娃把倒出來的米先填入瓶中,再把大石頭放入瓶中。這時可以發(fā)現(xiàn),大石頭往往無法塞入瓶中,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小學低年級的娃,認知還以具體感性為特點,通過這樣的實物演示,在頭腦中形成"形象記憶"和"整體性記憶",時間管理變得具體而生動。
理解了這個概念,娃就要運用它。這就是優(yōu)化時間表。做時間表前做個“To dolist”。列完這個,我們要教娃去評估這些事情: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可以放放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哪些是可以不做的,哪些是自己喜歡的和要忍受的。
然后我們可以給娃不同顏色的筆,讓他給它們分類,同時該刪的刪、該推遲的推遲。重點的排在前面。喜歡和不喜歡的用顏色或笑臉等圖案分開,這樣他會有意識地搭配,做到勞逸結(jié)合、動靜穿插、腦體交錯。如果滿眼看去都是不喜歡的事或都是腦力活動,就需要調(diào)整。
最后成為一個check-list或優(yōu)化的時間表。
這個事情可能很麻煩,開始會花費很多時間,但是家長同娃堅持一段以后,娃會逐漸熟練起來。其實娃不見得每天都要這樣去做,關(guān)鍵是培養(yǎng)一種合理分配時間的意識。
在設(shè)計這個時間表的過程中,家長應(yīng)該教給娃如何分析事情的輕重緩急、如何統(tǒng)籌安排、如何事后總結(jié)修改、以及要看到不喜歡但必做的事情的意義。
上學的娃如果能夠?qū)懭沼,那也會幫他加強時間觀念,他會看到自己的一天實際上都是怎樣度過的。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