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昆明小升初語文文言文整理附譯文(二)(4)
來源:家長幫論壇昆明站 文章作者:蜜桃布叮 2018-03-24 11:53:09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⑵齊宣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姓田,名辟疆。 、鞘梗号桑,指使。
、 南郭:郭指外城墻,南郭指南城。處士:古代稱有學問、有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相當于"先生"。 、 這里是戲 稱。請:請求。 、收f:通"悅",喜歡。
、藦[食(lǐn sì)以數(shù)百人:官府供食。廩:糧倉。食:給東西吃。以:同"與"。
、桃裕航o。 、蜏⊥酰糊R國國君,宣王的兒子,在宣王死后繼位。姓田,名地。
⑽好∶喜歡,愛好。 。11)逃:逃跑。 。12)立:繼承王位。
譯文:齊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齊宣王很高興。官府給他的待遇和那幾百人一樣。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田地)繼承了王位。齊湣王喜歡聽一個一個地獨奏,南郭處士就逃跑了。
分析: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shù)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lǐng),才能經(jīng)受得住一切考驗。
十三、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1)其苗之不長(2)而揠(3)之者,芒芒然(4)歸,謂(5)其人(6)曰:"今日。7)矣!予(8)助苗長矣!"其子趨(9)而往(10)視之,苗則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長者寡(13)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15)無益(16),而又害之。
注釋:
1、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 2、長(zhǎng)-生長,成長。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憊但十分滿足的樣子。
5、謂:對…說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勞,困苦,精疲力盡,文中是引申義 8、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9、趨--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12、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不譯 13、寡:少 14、耘苗:給苗鋤草 15、非徒--非但。徒,只是。16、益:好處。
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詾楹堂玳L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啟示
1、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自有它的規(guī)律,純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愿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2、人們對于一切事物都必須按照客觀規(guī)律去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單憑自己的主觀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動機,結(jié)果也只能是適得其反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