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寓言故事及意義《退讓的智慧》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8-03-08 15:52:04
漢代一個叫公孫弘的人,年輕時家里十分貧窮。后來當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只蓋普通棉被。
有一天,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他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只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沽名釣譽,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
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的一點也沒錯。在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謄。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
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覺得他心懷坦蕩,從不辯解,沒有沽名釣譽之嫌。他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贊賞,可見他確實有大度量。漢武帝十分欣賞公孫弘的退讓智慧,不但沒有治他的罪,反而更加尊重他了。
鋼鐵大王卡內基在修筑賓夕法尼亞鐵路時,為了爭得鐵軌的獨家生意,他把自己新建的煉鋼廠以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董事長湯姆生的名字命名。這一招果然奏效,不費一文錢,湯姆生就宣布無條件地購買卡內基工廠生產的鐵軌。從此,卡內基的事業(yè)很快就興旺起來。卡內基之所以能夠順利地爭得鐵軌生意,靠的是主動讓名,這里面實際上就是一種退讓的智慧。讓出自己的名聲,得到的卻是更大的利益。
退讓,并非消極,也并非懦弱,而是有利于問題解決的一種態(tài)度;退讓,并不是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而是深刻的自我反省;退讓,更不是軟弱無能放棄目標,而是尋找更堅固的立足點。
退讓實際上是一種內斂的態(tài)度,一種豁達的品性,一種通透的人生觀,是一種對人生的大徹大悟,更是智者的風范。
身居低處,自然引川入海;志在高遠,方能舉重若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