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知識:越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
來源:奧數網 2017-08-15 10:52:33
國學知識:越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
內容提要:越文化作為一支典型的地域文化,包括先越文化、越國文化及越地文化三個階段。
越文化作為一支典型的地域文化,包括先越文化、越國文化及越地文化三個階段。先越文化階段包括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等考古學文化;其后則有馬橋文化和考古學意義上的越國文化,相當于歷史上的越國時期;秦漢之后,越地經歷了急劇的文化轉型,進入了越地文化階段!秶Z·越語上》載“勾踐之地,南至于句無,北至于御兒,東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廣運百里”,這一疆域包括寧紹平原、杭嘉湖平原及金衢溫丘陵的部分地區(qū),即一般所說的“越地”范圍。置身于面向海洋的中國東南部地區(qū)的越文化,其發(fā)生與發(fā)展,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萌興與轉向,互為依存。
一
從文化形態(tài)學出發(fā),我們認為越文化是一種半農耕半海洋的文化。越地先民是中國境內最早致力于農業(yè)生產的人群之一,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先民已開始種植水稻。同時,越人又是中國乃至世界都罕見的海洋性族群。據分子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國東部海岸線北上,活躍于兩廣、福建、江浙、山東乃至東北的沿海地區(qū),他們的后裔成為現在這些地區(qū)漢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對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開拓的海岸沿線。此外,廣泛分布于太平洋諸島嶼的馬來人群及波利尼西亞人群,他們實際上是距今12000年左右才與中國境內的百越族群分道揚鑣的。越地是百越海洋文化的核心區(qū)域,活躍于越地的於越是百越中最為人矚目、最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支系。
越人習水便舟,文獻多有記載,越地是中國航海技術的策源地。2002年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了一條目前所見中國最早的獨木舟遺骸,距今約7000~8000年。據吳春明先生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適于海上航行的邊架艇獨木帆舟,可與波利尼西亞人群的舟船相聯系。在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遺址中,還發(fā)現有不少的舟船遺物,如近來在寧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fā)現了一件距今7000年的完整獨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當時的獨木舟已經脫離簡陋的原始狀態(tài)。而在越國文化和越地文化階段,越地始終是中國境內重要的出?诩霸齑亍
目前中國最早、最豐富的史前舟船遺物,即發(fā)現于越地。越地的航海傳統延續(xù)至今,其孕育的先進航海技術影響了中國沿海乃至整個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為后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技術基礎。古越人身上所流淌的富于開拓精神和冒險精神的血液,某種程度上在越地沉淀下來,并影響到后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同時,越文化所體現出的開放性與包容性,以及其重商的傳統,也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基本精神相契合的。
二
在各個歷史時期,絲織業(yè)、制瓷業(yè)和茶業(yè)都是越地的傳統優(yōu)勢產業(yè),并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5年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獲“世界絲綢之源”之名。越地的史前織機和蠶桑遺物此前多有發(fā)現,1958年在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距今約4200年的絲織品以及近年在同一遺址發(fā)現的距今約3700年的絲帶則是“世界絲綢之源”的實證,是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人類利用家蠶絲紡織的最早實例。在越國時期,蠶桑與絲織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據《越絕書》《吳越春秋》諸書,當時越國的絲織品有帛、絲、紗、縠等多種。隨著“永嘉南渡”,大量移民亦刺激了越地的蠶桑與絲綢,當時會稽郡有“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卷五四《傳論》)的美譽。天寶之后“輦越而衣”(《全唐文》卷六三〇《韋府君神道碑》),唐代后期的越州已超越定州成為全國之最,“越羅”“繚綾”更是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靖康之難,宋室南渡,極大地刺激了絲織物的需求,會稽絲綢生產迅猛發(fā)展。唐宋越地出產的優(yōu)質絲織品,也隨海上絲綢之路為域外所知。明清以降,越地的絲綢生產逐步形成區(qū)域性分工,至今仍是優(yōu)勢產業(yè)。
關于中國瓷器的起源問題,學術界逐漸達成以下共識:以德清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原始瓷窯址群在中國瓷器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東漢晚期開始出現的成熟青瓷,主要發(fā)現于以上虞為中心的曹娥江流域。越地在東漢便已奠定的青瓷傳統,到了唐代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所謂“南青北白”,當時越窯與邢窯齊名,尤其是所出秘色瓷甚得時人推許。“安史之亂”后越瓷多遠銷海外,1973年在寧波和義路唐代海運碼頭發(fā)掘出了700多件待裝出海的唐代瓷器,其中最多的便是越瓷。
人工栽培茶樹以及飲茶習尚的起源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不少學者認為茶樹起源于云南或印度。經多年研究,余姚田螺山遺址發(fā)現的山茶屬樹根被證實是迄今為止我國境內考古發(fā)現的最早的人工種植茶樹的遺存。這一研究成果表明河姆渡文化先民已經開始種植茶樹,為人工栽培茶樹起源地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經過六朝的持續(xù)開發(fā),越地茶的種植和貿易也有長足進步。唐代越州的茶被寫入陸羽的《茶經》,被奉為上品。尤其是中晚唐之后,越地茶業(yè)發(fā)展迅速,并開展苗圃化種植。在宋代,會稽所產日鑄茶、山陰所產臥龍茶均著稱于世。南宋時期生產愈加專門,紹興府產茶居全國之首。唐宋時期,越地所出茶葉已隨“海上茶路”遠渡日本列島、朝鮮半島,深刻影響了這些地區(qū)的茶文化。明清時期越地的市鎮(zhèn)呈專業(yè)化、區(qū)域化、規(guī)模化的趨勢發(fā)展,并有大量茶葉運銷海外,越地至今仍是重要的茶葉出口地。
三
一般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源起于漢代,但是,越地在漢代甚至更早便已經開展對外貿易。秦漢會稽郡下屬的鄮縣(在今浙江寧波),一般認為即因海外貿易而得名。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期是在唐、宋、元。唐開元二十六年(738),以鄮縣為中心的明州,從越州獨立出來,自此成為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門戶。“安史之亂”后唐王朝對西域失去控制,陸上絲綢之路逐步走向衰敗,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上貿易的發(fā)展。越地商貿的發(fā)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既給越文化的發(fā)展帶來了無限活力,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奠定了重要基礎。越地出產的優(yōu)質絲綢、瓷器、茶葉等產品走出國門,中國文化也通過越地這一重要窗口向周邊地區(qū)尤其是日本列島擴散。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對中國文化的吸收以及東亞文化圈的最終確立,與越地這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密不可分。
海上絲綢之路在明代逐步走向衰落。朱元璋于洪武七年(1374)頒行海禁政策,撤銷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地市舶司。此后,明朝的海禁政策時松時緊,基本上貫穿有明一代并延續(xù)到清代,阻礙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近代以來,隨著國門的被動打開,越文化的海洋性被再度激發(fā),經濟、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對外交流,達到高潮。
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不但要求“引進來”,還要求“走出去”。在先越文化、越國文化、越地文化三個階段,越文化都有“走出去”的強烈沖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在新時代轉向的結果,越文化仍是重要的參與者。越文化欲續(xù)寫輝煌,也離不開對其精神特質的發(fā)揚。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時,以包容的心態(tài)擁抱世界文明——這對于今天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無啟示意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