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7-02-22 18:34:22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薄⒅R與技能: 初步建立米的長度概念,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病⑦^程與方法: 發(fā)展觀察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估測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教學重點:
建立一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間的關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難點:
能恰當的選擇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
教學教法:
情境示范、操作演示法
教學學法:
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1厘米長的小木棒。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個長度單位——厘米。想一想1厘米大約有多長?打手勢告訴老師。老師帶來了一些1厘米長的小棒,誰來用這些小棒測量這枝粉筆的長度?投影顯示學生測量過程,誰來用這些小棒測量教室的長度? 提問學生不愿意測量的理由。 學生說明理由:教室太長,小棒太短,測量起來費時費力且容易出錯。教師小結:厘米是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而要測量教室地面的長,或者比較長的距離,那就需要用到一個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它就是米(板書:米)。它用符號“m”來表示。(板書:m) 米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經常會遇到它。這不,長頸鹿大哥帶著它的小烏龜弟弟到游樂園去玩,就遇到了米,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大屏幕顯示教材第16頁主題圖)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明確圖意。提出問題: 1米有多長呢?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米” 的理解。
二、新課教學
1、認識“米” 出示米尺,介紹:同學們,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你們伸開雙手比劃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呢?
學生伸開雙臂比劃1米大約有多長,師逐一測量。
。1)比一比 請同學們比一比1米會從我們手臂伸平一邊的指尖到手臂另一邊的什么地方? 學生比劃并說一說。師小結兩臂伸長的長度和我們每個同學的身高差不多,一般來說個子高的同學手臂要長一些。 將米尺豎放,引導學生認識1米有多高。 學生估一估自己的身高,猜一猜一米會到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 和米尺比一比,驗證自己的猜測。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