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少年:別讓小學閱讀成為一場作秀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2016-06-07 11:41:47

經(jīng)常聽到家長反饋這樣的現(xiàn)象:我家孩子從小就愛讀書,而且各種書也讀的不少,但為什么都到五六年級了,閱讀和寫作能力依然如此差呢?說實話,這是一個很大也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看書和閱讀寫作能力是兩個層面的概念,看書是信息的輸入,閱讀和寫作是信息的反饋和加工,二者之間如要對接,肯定不單單是“看”這么簡單,而應該落實到“怎么看”上,只有解決了信息輸入和反饋加工之間的斷層,上面這個問題也可以得到解答了。
對于小學生,那到底應該怎么看書呢?以下是東學堂譚公云老師關于看書的一些看法。
看書第一步——了解和熟悉,文藝點說就是“來場浪漫的邂逅”。
初次相識,應給與眼前這本書充分的尊重,盡量先了解清楚這本書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本書的書名、作者、前言和后記,這是走進這本書的基礎,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入這本書的正文,看書時也少了很多盲目。比如,我經(jīng)常會問孩子們這樣幾個問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大家看過嗎?顯然大家的回答基本都是肯定的,可是當我問到“那你們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國家的”時候,孩子們啞然,無法作答,顯然這樣的看書效果從一開始就被否定了,作者的基本信息對他的作品有著很大的影響,言為心聲,所以了解了作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看他的作品。
進入全書的正文后,第一遍不用帶著太多目的,以自己的好奇心為主,試著進入書的情節(jié)內(nèi)容,當然在最觸動自己的地方一定要做上簡單的記號,以便后面各環(huán)節(jié)的進行。這一遍結束后應能對所看過的情節(jié)內(nèi)容進行基本的復述,能基本理清全書的思路線索,如果不能做到這點,這一遍看書的質(zhì)量就出了問題,則需要邊復述邊補漏,直到完全達到要求為止。如果這一步能做好,我們就做到了了解和熟悉了書的基本內(nèi)容和行文思路,這是看書的基本。
帶著第一步的成果,我們需要趁熱打鐵進行第二步——重點突破和賞析,文藝名詞叫做“陶醉于最美的瞬間”。
這一步很關鍵,為了不讓我們第一步的成果付諸東流,都看到了這個份上,那我們不妨再往前走一走,在有事沒事的時候閉上眼睛好好想想,這本書最觸動自己的情節(jié)和瞬間是哪里?它為什么這么打動我?是它的構思手法,還是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還是傳達的情感思想……這個時候,可以再拿出這本書,進入自己感興趣的這個情節(jié)好好品讀一番,找到與之的共鳴點,本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一個札記本,或者摘抄本,將情節(jié)中最觸動自己的地方以及打動自己的原因記錄和批注下來,以備以后閑暇或需要時翻閱和借鑒。
比如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就有作者克服重重困難獲得重生的驚艷,有沙利文老師耐心、愛心、細心帶來的感動……陶醉于這些細節(jié),我們的感悟認知水平也在悄然進步和提升著。這一步的價值在于兩方面,一是強化了我們對所看書的認識和理解,二是在對書中信息進行輸入的過程中進行了我們自己的解讀和加工,這樣對我們自行寫作的感悟和選材方面都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為有源頭活水來”。
有了前兩步鋪墊,這本書其實已經(jīng)看到了一些道道,當然如果大家還想更好地完成這本書的閱讀,還可以進行第三步——深入和升華,這一步依然有個浪漫的名字“與作者心與心的碰撞”。
這步的要求就較高了,需要大家有足夠的耐心和研讀意識,做好了是錦上添花,做不好也只能說是有些遺憾。具體怎么操作呢?上一步不是對全書里面最觸動自己的瞬間有了自己的解讀嗎?這一步,我們可以深入挖掘一下,全書是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寫的,這本書的主題是什么?作者所生活的背景與作品的主題有著什么樣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又是如何用文字那么精確地傳達出他的心聲和他最想傳達的思想的?他的創(chuàng)作于我有何借鑒價值呢?要完成這一步,可能大家需要閱覽更多相關的作品,相互輔助,以助更好地理解。比如我們特別熟悉的《西游記》,不管我們是看原著(弱弱說一句,原著不簡單哦。,還是看影視劇,在陶醉于它的情節(jié)的同時,是否想過在元末明初的時候,吳承恩怎么就選擇了這么一場刺激而又華麗的“游戲”呢?為什么他要塑造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些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的形象呢?西游到底為了干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走進吳承恩,可以走進唐朝的玄奘,更可以走進西游背后的現(xiàn)實社會。如果真的能做好這一步,那我們對這本書的閱讀就真的達到了一定高度了,而且我們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的視野也在悄悄打開,思維也在悄悄打開,讀書的樂趣也在漸漸建立,因為探索的感覺其實真的很好。
當然,要從大篇大篇文字中體會到興趣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要進入這些文字也是很難的,因為這過程中有一個在作祟,那就是興趣。筆者認為,興趣是研讀的基礎,強迫的看書也是沒用的,所以我才有了上面三步中的第一步,即不要帶著太多目的看第一遍。在這過程中,為了激發(fā)自己的興趣,自己還可以結合很多的影響資料作為輔助,動態(tài)的畫面總比靜態(tài)的文字要來的靈動得多,我們可以在影視資料和原著之間找到興趣的藏身地點,然后把它抱起來,放在心里,一起開始愉快有效的讀書之旅,其實,真能如此讀書,確實很浪漫!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此看書,我們不但學會了看書,而且還學會了怎么去讀書、感悟和加工,這樣,還愁我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提升嗎?
請靜下來看書吧,千萬不要讓看書成為作秀!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