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_久热re_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_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_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讀 > 正文

怎樣進行家庭教育:狼爸再掀家庭教育論辯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1-12-01 16:42:11

  “狼爸”蕭百佑最近躍入公眾視野,引發(fā)廣泛爭議:他的四個孩子中,三名被北京大學錄取,而在他看來,這很大程度上歸結于他“打孩子”的“傳統(tǒng)教育方法”。

  堅稱是“全天下最好父親”的他,有兩個觀點尤其遭到質疑:“打”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西方的兒童教育理念在中國完全不適用。

  究竟,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好的?這是今天許多父母共同的焦慮。

  在上一代與新一代、中國的與外國的,因時代發(fā)展而撞到一起的當下,兒童教育理念似乎走到了一個 “十字路口”: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抑或超越而向上?

  昨日,記者邀請上海蒙特梭利教育集團掌門人王加勝,共同對話蕭百佑。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

  “我的‘打’是明家規(guī)、定尺度,否則‘打’不進高校”

  新聞視點:你最近拿著一個雞毛撣,去參加某電視臺主題為“‘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靠譜嗎”的辯論?

  蕭百佑:對。中國有句古話,棍棒底下出孝子,我深信不疑。因為我當年成為那個年代最驕傲的大學畢業(yè)生,也是父母打出來的。他們打得更厲害,就近,掄起棍子就用棍子打、拿起鐵器就用鐵器打。而我打孩子,只用藤條和雞毛撣。這是好東西,打了不傷筋骨,但絕對疼,疼了才能記住!

  新聞視點:那你是“真材實料”地打?

  蕭百佑:一定是狠狠地打。可我打孩子,不是帶著情緒發(fā)泄。在打之前,我和孩子會詳細溝通,講明錯誤之處,并事先告知這次要打幾下,然后讓孩子主動伸出手來,不能縮手躲避,其他孩子在旁邊站一排看著,打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數(shù),打滿了就停手,而且只打手和小腿。

  新聞視點:打的原因呢?

  蕭百佑:無非兩條:犯了錯誤,或學習沒學好。我從孩子3歲起開始打,比如3歲時主要是吃飯不聽話,打;睡覺不聽話,打。開始上學后,學習成績的退步、功課沒做好,還有我要求做到的學習項目,一旦沒有圓滿完成,都逃不脫挨打。到他們11歲后,我不再打了,因為他們已經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現(xiàn)在很多人關注我的“打”,以為“狼爸”只會“打”,其實不然。我理解大家的激憤,但我的“打”是明家規(guī)、定尺度,嚴謹、科學,否則“打”不進任何高校。

  王加勝:瑪利婭·蒙特梭利是意大利杰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認為,干涉兒童自由行動的所謂“教育家”太多了,懲罰成了教育的同義詞。蒙特梭利的教育模式強調“愛和自由”,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實現(xiàn)自發(fā)、自動型教育。我個人也非常反對打罵式教育。我不反對定規(guī)則,但要讓孩子尊重規(guī)則,而不是畏懼權威,而且規(guī)則意識可以慢慢建立,不一定非要體罰。

  個體差異也能否認?

  “只要不是天才,就適合這套理論”

  新聞視點:你反復強調,孩子12歲定型,必須在之前定規(guī)矩,但個體有差異,難道所有孩子的定型期都在12歲,而非11歲或13歲?

  蕭百佑:這是我接受這么多媒體采訪以來最值得回答的問題。3歲、6歲、9歲、12歲,這4個對教育至關重要的年齡節(jié)點,是一位非常權威的教育界高級人士很早之前告訴我的。廣東某位權威心理學教授,也不約而同這么說過。我認為,只要孩子不是天才,就比如我的孩子,那就適合這套理論,也就是要在4個節(jié)點格外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新聞視點:有媒體報道說,你這套“蕭式教育哲學”已經教了30多個孩子?

  蕭百佑:對,都是我親朋好友的孩子,在寒暑假時放在我家寄養(yǎng),一般不出一星期,壞毛病都會被糾正。我還用過一周時間的捆綁式方法教育一名孩子,同時逼著背誦古代的禮法書籍。最嚴厲一次是捆在我家陽臺8小時,我給他松綁時,一褲子屎尿!雖然聽起來有些不人道,但孩子的壞毛病竟然一點一點地消失了。

  新聞視點:看來你反對減負的素質教育?

  蕭百佑:我反對的是與現(xiàn)實完全錯軌的自欺欺人的一些“當代素質教育”,F(xiàn)在很多人在抨擊應試教育,但一批家長陷入了另一個誤區(qū)?粗麄兠鎸嚱逃臒o可奈何,看著媒體、教育學家抨擊中國傳統(tǒng)教育法,我感到心痛,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證明。其實,我的教育方式就是我能“舍得”,而大多數(shù)父母“舍不得”,這“舍得”讓我成了自己孩子眼中的“怪人”,也使這20年來我的家庭在孩子同學的眼中成了徹頭徹尾的“怪家庭”。

  王加勝:我的碩士專業(yè)是兒童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據(jù)我所知,3歲、6歲、9歲、12歲要格外重視學習習慣,這并非學界主流觀點。個體有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即便是雙胞胎的生理、心理也有差異,因此幾歲一定要學什么的觀點我并不認可,F(xiàn)在的教育方式多元化,但廣受認可的是,人一生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最重要的時候就是幼兒階段,而且人類智能基礎來自于體驗,如果在幼兒時代就絲毫不讓孩子獨立思考及體驗,完全違背自然規(guī)律,對成人之后的創(chuàng)造力和是否有主見影響很大。

  不擔心造成心理陰影?

  “為了孩子的前途,我狠下了心”

  新聞視點:聽說你的孩子對你的教育方式存在疑惑,認為“無疑是成功的,但也失去了童年該有的快樂”。

  蕭百佑:我背負著孩子們的不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家規(guī),不允許看電視、不允許自由上網(wǎng)等,雷打不動,一直到他們上大學為止。20年來,他們沒有提出“我要什么”的權力,只能提出“我能不能不要什么”,而且這個權力必須在具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才被允許提出,并會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被駁回。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靈活地讀書,更有方法地讀書,為了應試教育的唯一目標,努力前進!相對來說,現(xiàn)在社會對于子女教育最大的硬傷是“孩子是皇帝”,最后培養(yǎng)出“逆子”的例子還少嗎?

  新聞視點:但你兒子蕭堯有句話讓人特別感慨,曾迷上草本植物的他,每天閱讀大量植物類書籍,這個興趣卻被你抹殺了,可他說“連眼淚都沒想流,對于爸爸的‘暴政’早已習慣”。

  蕭百佑:我的想法十分簡單,100萬人中有幾位能真正成為植物學家?當蕭堯的成績下降后,這個興趣成了我的“眼中釘”。說實話,讓孩子放棄熱愛的興趣,對父母是痛苦掙扎的經歷。然而為了孩子的前途,我狠下了心,應試教育至少在幾十年內還是不可撼動的根本!我只有一個原則:讀好書,考上大學,再來談興趣!現(xiàn)在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沒有扔掉那些植物,那北大就少了一名優(yōu)秀的國際關系才子。

  新聞視點:難道上北大就意味著成功?

  蕭百佑:我只能說,長期以來對歷史的領悟和對學校的了解告訴我:如果考北大失利,對于我和心懷夢想的孩子們而言,意味著徹底失敗。

  新聞視點:你毫不擔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蕭百佑:子不教,父之過。而且,我的妻子很支持我,從無異議。她在家中扮演“執(zhí)行”和“疏導”角色:孩子被打后,該上藥的上藥,該安撫的安撫。我相信我的孩子不會有遺憾,有的只是迷惑,而迷惑是情理之中的。有一個事實不能忽視:我們給了孩子全部能給的愛,為他們學琴棋書畫花掉了買房、買車、買化妝品等的積蓄,而且他們可以在我身上亂騎亂爬,可以和我下象棋時“偷”走棋子。

  王加勝:孩子是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興趣和意愿,很多看來是成人的愛心表現(xiàn),卻抹殺了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棍棒教育”確實能對督促孩子取得高分起作用,但高分就一定代表高能嗎?所謂的成功是否被解讀得過于狹義功利?實踐表明,嬰幼兒時期形成的心理陰影會變?yōu)橐簧砷L的障礙。

  打與愛不矛盾?

  “關鍵看誰持棍棒”

  新聞視點:打與罵常常相連,近期引發(fā)爭議的北大教授孔慶東粗口罵某媒體的新聞,你怎么看?你在打的同時,會罵孩子嗎?

  蕭百佑:我尊敬孔老師,但我個人堅決反對家長用任何帶臟字的語言罵孩子。我與孔老師同為上世紀60年代生人,那時父母打罵孩子的時代特征或許多少有些臟話。但我對這種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傳承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我用剛強之法育人,但正所謂至剛至柔。打完孩子后,孩子有所修正,就及時鼓勵,下廚炒個孩子喜歡吃的菜,問孩子最喜歡去哪里度周末,帶孩子去書城隨意自選一本圖書……愛孩子與打孩子不矛盾,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的孩子說過一件事,小時候學游泳不敢把頭泡在水里,突然被教練用力按在水中,掙扎幾分鐘后學會了閉氣,于是恍然明白父親的用意。

  新聞視點:你堅持認為棍棒教育才是適合中國孩子的?

  蕭百佑:我認同薩特的一句話,存在就是合理的。關鍵是看誰持棍棒。而西方的教育方式為何在中國不適用,很簡單,國情不同。我的大學班級26人,除了我,25人都在海外生活。我們分享過各自的教育理念,結論是他們不需要我的,我也不需要他們的。中國孩子的競爭遠比發(fā)達國家激烈,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們不能回避現(xiàn)實。在中國,從沒打過孩子的家長,我認為不存在。因此,一味謾罵“狼爸”不是探討教育理念的應有途徑,如果你要否定,請拿出更好的方法,才能讓我心服口服。

  王加勝:我小時候也被父母打過,但我正因此反思,絕不對我的孩子動手。中國家庭的棍棒教育確實存在,但我認為不值得提倡。我建議,用發(fā)展的眼光看教育: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而不是逼著孩子被動適應環(huán)境。不論是什么樣的教育方式,都要看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否則說得嚴重點,是教育的災難,也是人類未來的災難。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lczxd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