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心理藝術(shù)(2)
來源:新浪教育頻道 2011-10-27 17:22:59
3.批評要及時
家長批評孩子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孩子不良行為、不良品德、不良習慣與不良學習態(tài)度的再發(fā)生。只要批評及時一般都有可能達到目的,但批評不及時則很難達到改正孩子不良行為、不良習慣與不良學習成績的目的。
孩子不良行為、不良品德、不良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與發(fā)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良行為發(fā)生,沒有及時制止和批評,等到孩子不良行為發(fā)展成壞習慣時,才覺得問題嚴重了,發(fā)起火來,著起急來,再去批評孩子,其效果難以令人滿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缺點,甚至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我們家長能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提醒孩子并督促孩子改正缺點和錯誤。
我們有些家長由于工作忙,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也就無法及時提醒孩子改正錯誤。
有的家長認為小孩子犯點小錯誤無所謂,長大了自然就好了,這是十分錯誤的,這種態(tài)度促使孩子的錯誤持續(xù)發(fā)展直到嚴重的程度,那時候簡單的批評可能已經(jīng)沒有用了。
有一個孩子上初中以后,經(jīng)常放學回來很晚,他媽媽下班把飯都做好了,他還沒有回家。他媽媽起先沒注意,誤認為上了初中,孩子在學校很忙,事情較多。有時偶爾問一下,孩子就說班里有事,他媽媽也就沒當回事。等到期中考試方知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在家長會后,班主任和這位孩子媽媽個別交換了意見,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他和班里另外一名同學放學后不回家,總是去玩游戲機,致使學習成績下降。這時母親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玩游戲機已經(jīng)上癮了。后來他媽媽經(jīng)常督促他,可稍一放松,他還是去玩。這位母親后悔地說:“孩子放學回來晚,沒有引起我的警覺,我對孩子疏忽了,才造成了這樣的后果。”
批評要及時,但并不意味著頻繁地對孩子進行沒完沒了的批評,使孩子厭煩,這樣收不到批評的功效。有位母親說:“我說破了嘴皮他也不聽,總說,總說,說多了說貧了,孩子也厭了或者無所謂,聽而不聞,等于你沒說一樣,甚至比沒說效果還差。”
4.批評要考慮行為的動機
人的行為是在人的動機下產(chǎn)生的。孩子的缺點和錯誤的產(chǎn)生,都是有其原因的,同樣一個錯誤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的。不良品德、不良行為與不良習慣應該受到父母批評,但是,父母在批評孩子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良行為、不良品德與不良習慣產(chǎn)生的動機是什么,要根據(jù)動機和性質(zhì),有區(qū)別地對孩子進行批評,才能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如北京某中學初三學生李某的同學過生日,有同學買了許多糖果,在老師講課時傳來傳去。老師發(fā)現(xiàn)后,責令參加傳遞的七名同學寫出書面檢查,李某也是其中之一。這件事他回家和他父母講了,他說他不是主動傳遞的,而是別的同學把糖果傳到自己的桌子上,他自己并沒有動,但是也要寫檢查。他爸爸媽媽也批評了他,但是有尺度,雖然也是違反課堂紀律,但性質(zhì)不同,是別的同學傳到他桌上的,他也沒有向其他的同學傳遞,如果別人傳給他,他又傳給別人,那批評的分寸就要重一些。
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星期日在院子里玩足球時,不小心把某單位的玻璃打碎了。當時沒有人知道,值班室也沒有人發(fā)現(xiàn)玻璃碎了。但這個孩子主動到傳達室告訴值班人員,玻璃是他打碎的,并表示要賠償。孩子回家后告訴父母打碎玻璃的事,父母提醒他以后再踢球時要注意,并且讓他帶著錢找值班人員去賠償。
這個孩子在踢球時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盡管不是故意犯錯,但他還是誠實地承認了錯誤并馬上賠償,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就要掌握好分寸,只是提醒他下次注意就是了。
5.批評要和風細雨
家長批評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改正錯誤、克服缺點。因此,家長對孩子批評時要和風細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孩子能夠接受,方能達到改正缺點、改正錯誤的目的。
家長在批評孩子時,要心平氣和,態(tài)度和藹,這樣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評并加以改正自己的缺點。如果粗聲粗氣、瞪眼拍桌子對孩子進行批評,這種氣氛本身就非常緊張,孩子往往為了應付批評,避免挨罵挨打,會撒謊為自己的錯誤辯護,這樣就很難收到批評效果。
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就看電視,他媽媽看見后就罵他一頓,結(jié)果這孩子照樣回家之后先看電視,因為他放學后比他媽媽先到家,后來他媽媽也覺得總這樣訓斥他,也不是解決的好辦法,媽媽就主動和孩子談心,并主動承認過去批評他有時態(tài)度不好,又幫他分析了看電視的害處。母子倆通過談心有了共識,孩子當場表示,以后要克服回家先看電視的習慣。從此,孩子終于改掉了這個壞習慣,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6.不要當眾批評孩子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越大自尊心就越強,中學生比小學生自尊心強。父母當眾批評孩子容易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損傷,父母經(jīng)常當著外人批評孩子,有可能使孩子產(chǎn)生敵對情緒。孩子有缺點,家長要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對孩子進行善意的批評,并指出改進的措施,這樣批評孩子就容易接受。
一個星期天,一名中學生邀請他的同學來家聚會,他們玩得正開心,媽媽回來了?吹郊依飦y七八糟,便火冒三丈,當著同學的面把他臭罵了一頓。兒子覺得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同學們也感覺下不了臺階。這孩子一氣之下就到姥姥家去住,每天都從姥姥家直接上學,母子倆僵持了兩個星期,最后還是媽媽主動承認錯誤,化解了矛盾,孩子才回家。
有的家長特別是母親批評孩子時大吵大叫,這一喊一叫,周圍四鄰都聽見了,孩子感覺很不好,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見了鄰居也不好意思說話,只好低頭跑過去。還有的家長家里來了客人,就當著客人的面嘮叨孩子,說孩子的缺點,這種批評實際上也嚴重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不但不利于孩子改正缺點,反而造成孩子與家長的對立情緒。
一個孩子跟他的同學說:“我媽媽有病,家里一來客人就批評我,越批評我,我越不服。”
7.批評要批評在點子上
有些家長批評孩子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東拉西扯,翻老賬,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兩年前孩子的過失都放在一塊算。這樣就沖淡了要批評過失的主題,孩子也不知道挨批評的重點是什么,讓他改正什么,也不清楚,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消極情緒。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總是有缺點,這樣會使孩子失去信心。
一名初中學生把自行車鑰匙丟了,回家后告訴了他媽媽,沒想到他媽媽借題發(fā)揮說:半個月前叫你去買菜丟了3塊錢,剛買的新圓珠筆沒用多長時間也丟了,半年前買的橡皮沒用多長時間也找不著了。其實這些小事提醒孩子注意就行了,犯不著把陳年老賬都翻出來,搞得孩子情緒不高,吃了一點飯就出去遛彎去了。
批評孩子時要掌握批評的主題,指出孩子錯誤的主要內(nèi)容和原因是什么,危害在哪,怎樣想辦法去改正,而不要東拉西扯,抓不住主題,抓不住要害。批評不到點子上,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