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國政要的“為父之道”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0-07-28 13:34:01
成為父親讓男人自豪,也給男人責任。對世界各國首腦來說,在政壇上,他們是叱咤風云的重量級人物;回到家,面對自己的孩子,他們和所有普通父親一樣,肩負著培養(yǎng)和教育子女的重任。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他們有什么樣的“為父之道”,又能帶給公眾什么樣的啟示。
他信:讓孩子“受苦”的老爸
他信曾到小女兒貝東丹(左)打工的麥當勞餐廳“視察”。
泰國總理他信是第四代泰國華裔,也是東南亞著名的“電信大亨”,家里十分富裕?墒牵麑ψ约旱囊蛔佣笙喈攪栏。
2004年3月,小女兒貝東丹高考結束后,他信把女兒送到曼谷一家麥當勞餐廳里打零工。其間,他信還專程光顧這家餐廳“視察”女兒打工情況。貝東丹一時間成為泰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他信說:“我就是想讓她有這個經(jīng)歷,讓她了解生活。因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生時父母就是有身份的人。錢不是關鍵,我們想讓她獲得一些經(jīng)歷。”
他信還表示,希望女兒能夠成為泰國年輕人的榜樣,能更快地適應工作,適應社會,并培養(yǎng)責任感。
布萊爾:保護孩子隱私的老爸
在英國,首相布萊爾及其全家都是大大小小媒體關注的對象。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布萊爾特別注重保護孩子的隱私。
為了讓自己的4個孩子在正常的環(huán)境下成長,身為老爸的布萊爾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
2000年,布萊爾最小的孩子里奧出生前,很多媒體已經(jīng)為獨家拍攝嬰兒的第1張照片展開了激烈競爭,甚至愿意用6位數(shù)字的金額贏得獨家拍攝權,但布萊爾堅決拒絕新聞媒體為孩子拍照,不想讓媒體介入他們的生活。
最后,他雇一名攝影師來拍第四個孩子誕生后的照片以及全家福,然后免費散發(fā)。
2004年,英國新聞投訴委員會前主席布萊克曾透露了一個內(nèi)幕消息:布萊爾曾專門“召見”他,希望與媒體達成協(xié)議,保護他孩子的隱私不受侵犯,就像媒體與王室之間在威廉、哈里兩個小王子問題上達成的協(xié)議一樣。
但是,布萊克委婉回絕了這一要求,結果布萊爾夫婦非常生氣。
普京:擅長“放權”的老爸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對兩個女兒的教育問題上,很擅長“放權”?雌饋砗車烂C的他從來不會向她們強加某些東西,從不詢問她們考了多少分,不會在她們厭倦的時候強迫她們上學,而是讓其個性自由發(fā)展。
他的兩個女兒都認為,有這樣的老爸非常幸運。
普京的妻子柳德米娜曾經(jīng)透露,普京從不反對她教育子女的方法,他總是習慣于提出那些方向性意見,并說這只是他個人建議,具體的決定都由她來做。在孩子的學習和休息方面,普京從不吝惜錢財。
當然,在普京和妻子的巧妙管理下,兩個女兒都非常爭氣,成績優(yōu)秀,掌握了三門語言,還對學習中國武術頗有興趣。
布什:曾經(jīng)“管教無方”的老爸
過去,美國總統(tǒng)布什一直被輿論認為對女兒“管教無方”。2001年,他的雙胞胎女兒曾經(jīng)因為未到法定年齡飲酒,被美國媒體大肆曝光,令布什家族顏面盡失。
在布什的鼓勵、引導下,逐漸地,這對愛惹事的雙胞胎也慢慢成熟和懂事了,并雙雙大學畢業(yè)。2004年,為了幫助父親贏得總統(tǒng)大選,歷來不喜歡政治的詹娜和芭芭拉姐妹倆還投身父親的競選陣營,出了不少力。
在談及為父“殺”進公眾視線時,詹娜對記者說:“這與他要求我加入是不一樣的,他們從來不想把我們拋入那個世界……但我愛我的爸爸,我想要是不這樣做,我會感到遺憾的。”
布什本人經(jīng)常會拿自己開涮,詹娜認為這是總統(tǒng)父親最好的幽默感。她說:“他經(jīng)常會與我們的男性朋友開玩笑。他不是那種獨斷類型的父親,他有時開起玩笑來經(jīng)常會嚇壞在場的其他人。”(中國家庭教育網(wǎng))
奧巴馬:教育孩子的八大原則
美國家長經(jīng)常對孩子說的是:“我愛你”,“孩子,你很棒,父母為你自豪”,“孩子快樂最重要”,美國家長一般情況下,是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經(jīng)常贊揚孩子,但在生活中,“愛”好像又“不愛”孩子,對孩子的費用方面很摳門有時很“殘忍”,經(jīng)典的代表故事:孩子跌倒,家長不會去幫忙,讓他們自己爬起來...同時,在美國,孩子被看成是全社會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chǎn)。不知道怎樣表達這些觀點,就用奧巴馬和夫人教育孩子的8大原則,大家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首先,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樣。奧巴馬和米歇爾在白宮的生活很有規(guī)律,通常兩人是早上5點30分起床,米歇爾是晚上9點30分就寢。早晨起床后,奧巴馬和米歇爾都會到白宮內(nèi)的健身房做運動。米歇爾談到,一個星期有六天,奧巴馬是一定會到健身房去做運動的,不論再忙他也會堅持。在芝加哥的時候,奧巴馬也會抽出時間做一些家務事,奧巴馬說那時他主要是每個月付支票、修理房子和汽車、到超市賣菜,有時也會洗衣服,而洗好的衣服折疊的事則由米歇爾來做。
第二,要讓孩子們感覺到被愛。奧巴馬夫婦會用各種方式來表達對孩子們的愛,他們手拉手滑旱冰,高興時擊掌慶賀。薩莎偎依在她父親的腿上、觀看姐姐參加的足球比賽。奧巴馬夫婦對孩子們的世界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當薩莎排練舞蹈,或者瑪麗婭和她的籃球隊友們一起玩耍時,她們的母親往往在一旁關注她們。第一夫人在記事本上記錄了很多孩子們玩耍的情形,她喜歡參與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并且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作為第一夫人,米歇爾說,我已經(jīng)找到了平衡點,雖然每天日程都排得滿滿的,我仍然有時間呆在家里輔導她們的家庭作業(yè)。奧巴馬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在他競選美國總統(tǒng)長達21個月的選戰(zhàn)中,他居然沒有錯過任何一次家長會。即使家人不住在一起,他們每天晚上都會打電話保持聯(lián)絡。孩子們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想念和關懷,感受到彼此的心是相連的。
第三,不要溺愛孩子,旣悑I說,她希望成為“一名女演員或者時裝設計師”,薩莎則向往當“搖滾明星”。沒錯,她們是摩登的未成年少女,深受流行文化的影響,追求高科技產(chǎn)物還喜歡饒舌。奧巴馬夫婦面對的一大挑戰(zhàn)是,允許他們的女兒們盡情享受青春期前的時光,同時又不會把孩子們寵壞。在奧巴馬家,特權和規(guī)定同在。入住白宮的第一夜,總統(tǒng)給孩子們準備了意外的驚喜。她們見到了自己的音樂偶像喬納斯兄弟,但是她們不可以在迪士尼偶像劇《漢娜.蒙塔娜》上露面。孩子們擁有iPod、照相機、電腦,但是不允許違反學校規(guī)定帶著手機上學。
第四,家庭的穩(wěn)定和傳統(tǒng)會給孩子帶來的安全感。在芝加哥的時候,奧巴馬夫婦的星期六總是為家庭生活保留,女兒要上舞蹈課,然后和媽媽、朋友以及朋友們的孩子一起,吃一頓披薩午餐。這些家庭傳統(tǒng),能夠幫助孩子衡量時間的價值,并珍惜時間。米歇爾經(jīng)常和女兒一起躺在床上聊天,這種日常小儀式可以讓孩子感到放松和舒服。奧巴馬家有強制的統(tǒng)一睡覺時間,雖然孩子們對此經(jīng)常咕噥抱怨,但這能夠讓她們保持健康的生活節(jié)奏。奧巴馬的兩個寶貝女兒們經(jīng)常向媽媽打爸爸的小報告,對此,奧巴馬的反應則是“感覺很不錯!”。兩個女兒常對她們的媽媽告狀,爸爸又把鞋子丟在地板上了、爸爸又把牛仔褲掛在門后了、爸爸只有三雙鞋,而且都舊了……
第五,立規(guī)則同時給孩子們一定通融空間。奧巴馬在芝加哥的時候,有時會用小獎勵的方式鼓勵女兒做家務,當女兒每周完成她所做的家務事后,奧巴馬會給女兒一美元的獎勵。女兒所要的家務事包括自己整理床被、擺好餐桌的餐具、吃過飯洗碗、清理游戲室、將玩過的玩具擺放好、每天要練鋼琴。即使在白宮,奧巴馬的兩個女兒也必須自己整理床鋪、設定鬧鐘。養(yǎng)成自力更生的習慣,奧巴馬夫婦認為這樣做可以讓她們長大后不至于以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shù)。制定清晰而一致的?guī)則,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責任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規(guī)則是很有用的,但是還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允許有理由的通融,旣悑I和薩莎知道,她們的意見會被考慮,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們在所有事情上都有平等的發(fā)言權,并且她們也不應該有。
第六,孩子要學會為他人著想。為他人著想,是奧巴馬家族的一貫理念——主動給窮人食物,為女兒們選擇和前總統(tǒng)克林頓的女兒切爾西一樣的母校:西德威爾友誼中學。這所學校秉承的價值觀時,學生們要尊重他人、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第七,關注孩子的學習,但不強迫死讀書。一次大女兒瑪麗婭的科學考試的成績在學校只拿到學生前27%的名次,這讓奧巴馬感到失望。他問女兒為何成績這樣差,女兒說,考試并沒有按照學習指導上講的去考。奧巴馬問女兒,你對提高考試成績有什么想法,女兒說,她會仔細將課本全部讀下來,而不是只挑可能考試的部分來預習。在2009年底的一次科學考試中,瑪麗婭地成績?nèi)绾文兀克目茖W考試成績進入了學生前5%的名次。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電視節(jié)目和電子游戲大大減少了兒童們的玩耍和學習時間,如果女兒不能選擇看質量較好的電視節(jié)目,那就不能看電視。奧巴馬曾為女兒瑪麗婭大聲朗讀過《哈利波特》一書,而且是全部的7本。米歇爾也十分注重女兒的閱讀,她認為兒童多閱讀有利于她們提高語言能力、思維能力。
第八,為兩個女兒設立家中紀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女兒吵架會將她們分開一段時間,當然奧巴馬夫婦大部分時間是與女兒溝通,而不是強制性地讓女兒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以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好的習慣。米歇爾談到了兩個女兒的一段小故事,一天米歇爾晚上要參加募款活動,臨走時告訴女兒明天要早起,今晚要早點睡覺。晚上回來,女兒的外婆告訴米歇爾,當晚她和兩個外孫女一起看電視,到了8點,兩個小家伙離開房間,她問她們,你們干什么去,兩個孩子說我們今天要早睡,然后她們洗澡、各自回到房間睡覺去了。
【延伸閱讀】名人是這樣教育出來的
荷馬——盡力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培根——磨難是孩子成長的禮花
莎士比亞——在故事中長大的戲劇大師
笛卡爾——幫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巴赫——細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亮點
康德——讓孩子變聰明,激發(fā)他的想像力
海頓——溫情鑄就的天才
蘇沃洛夫——冒險,孩子成長必修課
華盛頓——教育孩子勇于承擔責任
瓦特——給孩子創(chuàng)造學習的環(huán)境
歌德——讓孩子進行全面發(fā)展
莫扎特——在濃郁的音樂氛圍中成長
拿破侖——培養(yǎng)孩子鮮明的個性
黑格爾——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
貝多芬——讓孩子不斷進步
舒伯特——興趣是孩子成長關鍵
皮埃爾·居里——讓孩子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長
愛迪生——寓教于樂,正確引導孩子學習
澤爾尼克——告訴孩子怎樣學習
赫茲——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
昂尼斯——贊美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
雨果——告訴孩子先學會做人,再學做事
托爾斯泰——想像力是孩子成長的翅膀
蕭伯納——將貧窮化作學習動力
安徒生——顛簸生活造就出來的童話大師
羅曼·羅蘭——音樂,開發(fā)孩子智力的魔棒
溫塞特——耳濡目染是教育孩子好方法
羅素——講小故事,學大道理
泰戈爾——良好家庭氛圍造就的大詩人
海明威——培養(yǎng)孩子親自動手的能力
賽珍珠——設定計劃,用心的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海倫·凱勒——學習聾、啞孩子成長的苦難與輝煌
肖邦——尊重孩子對未來的選擇
約翰·施特勞斯——培養(yǎng)孩子超過自我
柴可夫斯基——啟蒙教育讓孩子終身受益
林肯——開啟孩子智力的瓶塞
羅斯福——總統(tǒng)是在“愛”中成長的
丘吉爾——自由發(fā)展,孩子成長的天堂
甘地——平等、誠實地對待孩子
戴高樂——充滿愛國情感的家庭教育
麥克阿瑟——使孩子樹立堅定的信念
蒙哥馬利——身教勝于言傳
馬歇爾——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性格
艾森豪威爾——鼓勵孩子堅持正義
巴頓——不能剝奪孩子玩耍樂趣
朱可夫——今天孩子是正確的
李斯特——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
邁克爾遜——傲孩子的軍師,把握他成長的脈膊
亨利·福特——循循善誘的母親
希爾頓——體味艱辛,讓孩子珍惜學習
洛克菲鞍——溝通,父母和孩子敞開心扉
松下幸之助——特殊教育,父母的寵愛讓孩子成才
哈默——給孩子換個環(huán)境,讓他重塑人生
巴甫洛夫——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孩子的成才
諾貝爾——不要澆滅孩子心底稚嫩興趣
達爾文——好奇心可以開發(fā)孩子智力
弗洛伊德——用熱情和愛心教育孩子
尼科爾——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教材
普雷格爾——給孩子講道理
里歇特——讓孩子多動手
海曼斯——耐心回答孩子的提問
馬勒——教給孩子學習方法
門捷列夫——教育孩子要從小抓起
維蘭德——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勇于承擔責任觀念
愛因斯坦——挖掘孩子身上的潛力
阿格·玻爾——增長孩子的見識,開闊他們的眼界
拉姆齊——耐心地解釋孩子的問題
曼德拉——部落酋長家庭的驕傲
撒切爾夫人——父親教育與影響的結果
盛田昭夫——啟發(fā)誘導式教育
薩姆·沃爾頓——善于討價還價的父親
艾柯卡——給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奧納西斯——受父母影響走上經(jīng)商之路
塔特姆——讓孩子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
辛格——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
克里克——鼓勵孩子多讀書
多塞——另辟蹊徑,促其成才
麥克林托克——寬容圓了孩子五彩的夢
福爾哈德——和孩子一塊做游戲
金克納格爾——讓孩子當助手
海森伯格——支持孩子的興趣與愛好
比爾·蓋茨——從小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