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效果怎樣增強
來源:奧數(shù)網(wǎng)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0-06-17 16:49:46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離不開交往。教師與家長作為幼兒成長的“重要他人”,他們之間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提高溝通效果,是溝通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教師與家長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共同努力。
一、 掌握溝通的方式與方法
在人際溝通過程中有多種溝通方式:口頭溝通、書面溝通、非語言溝通等等。每種溝通方式都有利有弊。
口頭溝通的優(yōu)點是快速傳遞和快速反饋,但當信息經(jīng)多人傳遞后,容易失真。目前很多幼兒是有爺爺奶奶接送的,教師對家長的要求、希望等信息不能直接與幼兒的父母溝通能夠,只能通過爺爺奶奶做“二傳 ”,在這個“二傳”過程中,信息容易失真。
書面溝通的優(yōu)點是信息持久、有形、可以核實。例如家園聯(lián)系本,就是幼兒園常用的一種書面溝通方法。這種溝通雖然周密、邏輯性強、條理清楚,但比較耗時,而且缺乏及時反饋。教師無法直接聽到家長的意見,無法確保所發(fā)出的信息能被接收到;即使被接收到,也無法保證家長對信息的理解正好是教師的本意。
在非語言溝通中最易感知的是體態(tài)語言和語調(diào)。教師與家長交流時的體態(tài)動作、語音語調(diào)都會影響家長對信息的接受和選擇;同樣家長在接受信息過程中的一些體態(tài)語言、語音語調(diào),也會影響教師對家長是否接受信息的判斷。兩者角色調(diào)換,也是同樣情況。可以想象,如果家長在接送孩子時,希望與班上老師交談自己孩子的情況,而老師很忙,又不好意思回絕,就邊做手中工作,邊心不在焉的應付:“哎,這孩子不錯,表現(xiàn)還可以……”很顯然,這樣的談話不是家長所希望的。教師表現(xiàn)出的不夠熱情、缺乏真誠的非語言信息,會大大挫傷家長的積極性。可以斷定受如此“打擊”的家長,是很難積極主動與教師溝通的。
教師與家長雙方在溝通過程中,都應根據(jù)溝通的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并要配合有效的非言語技能,使溝通發(fā)揮最大效果。
二、 克服溝通障礙
1、 運用反饋
溝通的很多問題是直接有誤解或信息的不準確造成的。如果教師在溝通過程中經(jīng)常了解反饋信息,則回減少這些問題的發(fā)生。教師可以問家長是否明白了他說的話,或者詢問有關該信息的一系列問題,以核實信息是否按原有意圖被接受。教師在與家長口頭溝通時,可以觀察他們的眼睛及其他非言語線索,了解他們是否在接受你的信息。
2、 簡化語言
不確切的語言可能會成為溝通中的障礙,因此教師應該注意措辭并組織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確表達,易于家長理解。教師不僅要簡化語言,還要考慮到信息所指向的聽眾,以使所有的語言適合于聽者。在訪談中,不少教師都認為與幼兒的爺爺奶奶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這是因為幼兒的爺爺奶奶與教師在年齡、經(jīng)驗、文化背景、思想觀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雙方語言表達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對這樣的聽眾,教師要盡可能簡化語言,并適時改變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和習慣,以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表達意思,這樣才能使雙方的溝通障礙盡可能減少。
3、積極傾聽
聽和傾聽是不一樣的。單純的聽是被動的,而傾聽是對信息進行積極主動的搜索。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在傾聽對方說話時,都應注意進行“角色換位”,一方面從他人角度來考慮分析說話者的意圖,另一方面從他人角度來考慮我對對方信息作出反應后,對方會有什么樣的理解乃至反應,這樣可以提高傾聽效果。
4、抑制情緒
當溝通雙方由于某中原因產(chǎn)生情緒時,最好暫停溝通,直至恢復平靜后在進行溝通。這種情況在幼兒園經(jīng)常會碰到:有時后教師因為家庭問題、個人問題或受到園長批評時,情緒不好,此時如與家長溝通,必然回出現(xiàn)溝通不快或雙方產(chǎn)生誤解。同樣,家長為了孩子的事情對幼兒園的某中做法有意見時,怒氣重重的找教師或園長交談,顯然,在這種情緒不快的情況下的溝通是不會順利的,有時不但不會解決問題,還回引起沖突。所以,對溝通雙方來說,在溝通過程中抑制自己的情緒實為良策。
5、注意非言語提示
不管教師還是家長,在溝通過程中都應注意自己的行動,確保它們的語言相匹配并起到強化作用。因為,當教師的語言和行動所傳遞的信息意義不一致時,人們往往寧可憑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說的。因此,溝通者應十分注意自己的非言語提示,保證他們也同樣傳達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作為教師,因為面對的溝通對象是家長,每個家長都很關注自己的孩子,也很關注教師對自己孩子的態(tài)度,可以說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左右著家長的視線,所以教師對自己的行動只要有半點疏忽大意,都回引起敏感家長的誤解。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尤其要重視非言語提示的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