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們的教子秘籍:自立自強最重要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10-06-11 10:00:26
虎父無犬子,大多數情況下,成功人士的一些成功特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下一代。我們很難接觸到這些杰出的人士,但是我們周圍一些優(yōu)秀人士的教子方法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
大多數白手起家的世界富豪在教育子女的金錢觀、理財觀方面都不吝惜時間與精力……
李嘉誠:讓兒子當雜工
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誠很早就開始關注對孩子的培養(yǎng),據說,在兒子李澤鉅、李澤鍇還只有八九歲時,李嘉誠就專設小椅子,讓兩個兒子列席公司董事會,次子李澤鍇的零用錢都是課余兼職,通過當雜工、侍應生掙來的。李澤鍇將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錢之外,有時還資助生活困難的同學。
盛田昭夫:只有“純真”并不夠
許多父母怕孩子染上貪錢的惡習,就不讓孩子沾上金錢的邊。在充滿競爭和風險的社會中,如此“純真”很容易被淘汰。已去世的索尼公司創(chuàng)始人盛田昭夫,剛懂事時其父就告訴他:你是家中的長子,未來的米酒商。盛田昭夫從小就被當作家產繼承人來培養(yǎng),逐漸變得精明能干,學會了精打細算,后來終成大器。
摩根:能省不如會賺
摩根財團的創(chuàng)始人當年靠賣雞蛋和開雜貨店起家,發(fā)家后對子女要求嚴格,規(guī)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錢都必須通過干家務活來獲得,幾個孩子于是都搶著干。最小的孩子托馬斯因年齡小搶不到活干,于是每天買零食的錢都沒有,非常節(jié)省,老摩根知道后對托馬斯說:“你用不著在用錢方面節(jié)省,而應該想著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掙些錢。”這句話提醒了托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干活的點子,廣開財源,零花錢漸漸多了起來,他最后明白了,理財中開源比節(jié)約更重要。
洛克菲勒:獎懲分明
洛克菲勒共有5個兒女,家庭財力遠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對兒女的日常零用錢卻十分“吝嗇”,規(guī)定兒女們的零用錢因年齡而異:七八歲時每周3角,十一二歲時每周1元,12歲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發(fā)放一次。他還給每個孩子發(fā)一個小賬本,要他們記清每筆支出的用途,領錢時交他審查。錢賬清楚、用途正當的,下周還可遞增5分,反之則遞減。同時,孩子們能做家務事還可得到報酬,補貼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蒼蠅能得1角,逮住一只耗子得5分,背菜、劈柴、拔草也能得到若干獎勵。
卡內基:金錢不能換來感情
在家庭理財中切忌將錢擺在超越一切的第一位,這樣會傷害夫妻、父母與子女的感情。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就曾對他的孩子說:“金錢不能換來感情。”他說:“如果我特別大方,給你們很多錢,那你們可能只記得我的錢,記不住我這個人。如果我特別摳門,可能也得不到你們對我的感情,所以我寧愿多花些時間關心你們,培養(yǎng)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