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記》簡介
來源:網(wǎng)絡 2010-01-11 11:34:07
![](https://files.eduuu.com/img/2018/09/12/105941_5b98811d5e44f.png)
《徐霞客游記》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臺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游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余萬字游記資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shù)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xiàn)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成就。
《徐霞客游記》的編輯整理和流傳,除了徐霞客家的塾師季夢良幼子李介立(徐霞客的小兒子,為徐霞客侍妾周氏所生。周氏孕后因“不容于嫡,改嫁于李”,遂名李介立,又名李寄)作出了很大貢獻外,民間藏書家的珍藏、校訂、增補,也是《游記》得以保存和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明、清改朝換代的政治變亂中,季夢良輯集的首部《游記》稿本在戰(zhàn)火中成為灰燼。此后,季夢良再次搜集材料,又編成了一部稿本。后來,徐霞客志同道合的族兄徐仲昭,為使《游記》盡早成書梓印,把這部抄本面交常熟名士宿儒錢謙益。
錢謙益,明萬歷進士,官至吏部侍部,著有《初學集》、《有學集》,編有《列朝詩選》,是當時“操海內文字之柄”的著名學者。他又是個大藏書家,曾不惜重資購聚古本,在紅豆山莊筑了絳云樓,藏書一萬卷。錢謙益同徐霞客有過交往,深知《游記》是霞客畢生“手攀星岳,足躡遐荒”的考察記錄,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當令泯滅不傳”。可惜,已屆耄耋之年的錢謙益生活窘迫,特別他那座萬卷樓剛剛被大火焚毀,《游記》再好也無條件珍藏,更談不上刻印了。為此,他只得求助于當時全國聞名的大出版家毛子晉,寫了《囑刻游記書》,連同稿本一并交給了毛子晉。
毛子晉也是常熟人。他好古博覽,藏書八萬多卷,專門構建了汲古閣、目耕樓存放。還聘請文士?薄㈣饔×恕妒洝、《十七史》、《古今百家》及未印刷的書籍。當然,《游記》應該是毛子晉所歡迎的書稿,但不知什么原因未能刻印成書,卻把它讓給了獨山莫繩孫。莫也是個搜訪異本的藏書家,他把《游記》長期珍藏在他的影山草堂里,也始終未能刻印。后來,這部《游記》稿本輾轉到了浙江湖州南潯鎮(zhèn)喜嘉業(yè)堂藏書樓。這是樓主劉承干為擴充藏書,向江浙等地十多家藏書家收購古籍時無意中得到的。劉見了書稿,視為善本,一直收藏在鷓鴣溪畔的書樓里。新中國成立后,劉承干把書樓捐贈給國家,《游記》稿本也隨之轉到了北京圖書館。直到七十年代,一批“徐學”研究者重新整理出版《徐霞客游記》,才在善本特藏部發(fā)現(xiàn)了這部轆轉大江南北、歷時三百余載、數(shù)易書主的《游記》稿本,這不能不說是民間藏書家的功勞。
《游記》在藏書家們長期保存和傳抄中,還做了大量校訂、增補和梓印、刊行等工作。今天還有兩部珍藏在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部的《游記》抄本,就是經藏書家們考證,充實的稿本。第一部系江陰人楊明時抄錄、編訂的《游記》稿本。楊為康熙進士,曾任云貴總督,當過吏部尚書。他也著書立說,曾纂《周易折中》、《性理情義》等,乾隆時入召教授皇子,是個大學者?滴跛氖四(1707年),他從外舅那里獲得了《游記》稿本,親手謄抄了一部,寫了“序言”。不及,又得到了一部經文祿堂趙季方、廣東番禺蔡乃煌、京師廣東學堂等收藏過的稿本。第二年,楊明時按江陰友人所藏《游記》原本,對手頭稿本進行了?薄⒖加。經過“訂其異同,考其缺失”,對傳抄中的謬誤或同“實境不符,文意不協(xié)”之處,均加以改正,然后又一次謄抄了一部,并再次撰寫了“序言”。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徐霞客的族孫徐鎮(zhèn)正式梓印的木刻本《游記》,就是以楊明時稿本為基礎的。因此,經楊?钡摹队斡洝,是目前留傳下來內容完整、正確,學術價值較高的早期稿本。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