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21 20:45:5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課改 教案 高中生活 啟蒙教育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
2.知道本文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關懷人民的美好品質(zhì)。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課前準備
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關于“花山”的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自由讀課文,認清生字生詞,自主提出不懂的問題
比如:
(1)毛主席為什么要請群眾回來碾米?還給群眾沏茶喝?
。2)毛主席說服警衛(wèi)員的那段話怎么理解?
。3)怎樣理解課文結(jié)尾的那一句話?
。4)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毛主席怎樣的優(yōu)良作風?
↘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課文主要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摹?/p>
(結(jié)合學生的發(fā)言,教師板書:請群眾回來碾米,給群眾沏茶喝,幫母女倆推碾子。)
↘再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比較深刻的句子
(建議:畫出毛主席對警衛(wèi)員說的一段話和課文結(jié)尾的那一句話,留待再讀時深入理解;其余語句可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理解。)
↘進一步自學課文,并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挑選課文中的某一部分來練習朗讀,解決問題
↘在四人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
。◤拿飨尵l(wèi)員請群眾回來碾米和給群眾沏茶、替母女倆推碾子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來,他不愿為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耽誤全村群眾吃飯,還給群眾沏茶喝,幫他們推碾子,充分表現(xiàn)出毛主席關心群眾,把自己視為群眾中的普通一員的好作風。)
。◤拿飨逃l(wèi)員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來。這段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這也說明毛主席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眾打成一片。)
。ɡ斫庾詈笠痪湓挘阂龑W生展開想象,說說老人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
↘課外延伸
讓學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可也談談自己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寫一篇讀后感。
《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二
北大附小郭瓊
教學目標
、僬J識“碾、簸、箕”等11個生字。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弁ㄟ^朗讀知道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了解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從而受到熱愛領袖的教育。
課前準備
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以及關于“花山”的背景資料。
↘導入新課
、侔鍟n題:“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時候去過花山?
、趯W生結(jié)合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簡單匯報已有知識。
↘整體感知
、僮詫W生字詞。
a.請學生各自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自己挑出一些生字或詞語,考查同桌同學是否能夠讀準或理解。
、诟兄n文內(nèi)容。
a.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b.過渡:毛澤東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他為新中國的建立轉(zhuǎn)戰(zhàn)南北,夜以繼日,指揮了許多叱詫風云的戰(zhàn)役,做出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今天,我們又看到了他在人民群眾之間的音容笑貌,聽到了他為群眾著想的肺腑之言,讀起來既讓我們覺得那么親切近人,又在心中涌起一份感動。
↘細讀感受
①默讀思考:
讓我們默讀課文,看看文章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把你有體會的地方畫出來,還可以把你的感受在旁邊簡略地寫一寫。
、谛〗M交流。
把你批注的感受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一下,找找還有什么你們都不懂的問題。
③全班交流。
明確講了三件事:請群眾回來碾米;給群眾沏茶喝;幫母女倆推碾子。
a.請群眾回來碾米
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從毛主席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的描寫談感受。
語言描寫:(略)
神態(tài)描寫:嚴肅。
動作:“毛主席正在看地圖,忽然抬起了頭,”“毛主席皺了皺眉,把拿起的香煙又放下了。”、“毛主席遞給他一支煙,自己也點燃了一支,”
(說明毛主席在操勞國家大事的同時,也把老百姓做飯、吃飯的事情掛在心頭,并且很重視這件事。從中體現(xiàn)了他不搞特殊化,和人民大眾處于平等位置的思想和禮貌誠懇地對待普通老百姓的態(tài)度。)
b.給群眾沏茶喝
學法:先讓學生自由談。如果學生談得不到位,老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毛主席為什么讓警衛(wèi)員給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樣說服警衛(wèi)員的?
明確:毛主席說服警衛(wèi)員時,一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進行革命必須依靠群眾的支持,“全國的老百姓就是我們勝利的可靠保證”;二是“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這也說明毛主席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眾打成一片。
c.幫母女倆推碾子
學法: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后,引導學生質(zhì)疑。
可能的質(zhì)疑:一位老人為什么說:“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
明確:最后一句話說明老人還沒有認出毛主席來,但是他可能聽到過有關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疾苦的一些傳說,也有可能看到過不少類似的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的八路軍或解放軍的領導干部,所以產(chǎn)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說明了毛主席及其率領的革命隊伍已經(jīng)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已經(jīng)深得人心了。
、芸偨Y(jié)全文。
a.毛主席是一個領導大事的領袖,為什么要為“碾米”“送茶”這種小事操心?
明確:毛主席不愿為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耽誤全村群眾吃飯,還給群眾沏茶喝,可以看出他時時關心群眾生活、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雖然工作繁忙,但他時刻不忘群眾。課文通過“碾米”“送茶”這些事,表現(xiàn)了毛主席依靠群眾、關心群眾,堅持同群眾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質(zhì)。
b.帶著感受朗讀全文。
↘體會寫法
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內(nèi)容寫得簡略?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ǹ梢龑W生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沒有樣寫毛主席夜以繼日地為全中國的解放事業(yè)而操勞這件事。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確:與中心關系密切的材料詳寫,反之,簡寫。)
↘布置作業(yè)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趯W習了本組課文后,談談你對毛主席的認識。
《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一
歇臺子小學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毛主席的革命情懷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件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zhì)、按一定順序?qū)懙谋磉_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關心群眾碾米和給群眾送茶水等內(nèi)容,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件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zhì)、按一定順序?qū)懙谋磉_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在電影電視中,我們常?吹轿臆娒康揭坏兀家鲃訛楫?shù)乩习傩兆鲈S多事。因為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軍隊是為人民利益而戰(zhàn)斗的。這是我們能戰(zhàn)勝所有敵人的法寶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毛主席在花山的幾個故事。
二、檢查預習
1.學生朗讀課文,同桌互相糾正讀音。
2.這篇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
三、進一步自學,深入理解課文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學要求:
。1)毛主席交給警衛(wèi)員哪幾項任務?
(2)毛主席是怎樣處理“碾米”事件的?
(3)毛主席為什么讓警衛(wèi)員給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樣說服警衛(wèi)員的?
。4)課文最后一句話,“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2.學生按自學思考題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同桌討論。
四、全班交流
1.毛主席交給警衛(wèi)員哪幾項任務?
。飨唤o警衛(wèi)員兩項任務:一是“盡快把鄉(xiāng)親們請到這里來碾米”;二是讓炊事員每天給鄉(xiāng)親們沏一桶茶水。)
2.毛主席是怎樣處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細心,沒有聽到門口碾米的聲音,就過問了這件事,并讓警衛(wèi)員盡快把鄉(xiāng)親們請到這里來碾米。)
3.毛主席為什么讓警衛(wèi)員給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樣說服警衛(wèi)員的?
。飨f服警衛(wèi)員時,一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進行革命必須依靠群眾的支持;二是“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
4.課文最后一句話,“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ㄗ詈笠痪湓捳f明老人還沒有認出毛主席來,但是他可能聽到過有關毛主席關心人民群眾的一些傳說,所以產(chǎn)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出說明了毛主席及其領導的革命隊伍已經(jīng)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
五、引導體會課文的詳略
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寫得詳細?哪些寫得簡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朊住⑺筒韬吞婺概畟z推碾子寫得詳細。因為這些內(nèi)容突出了毛主席關心群眾、處處為群眾著想這一中心。)
六、通過這一課學習,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七、作業(yè)
有感情朗讀課文。
八、板書設計
毛主席在花山
請碾米;勸喝茶;幫推碾
關心群眾,為群眾著想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qū)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qū),它們從2001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qū)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戳酥螅矣幸恍┰捯f: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qū)教師在區(qū)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jié)、協(xié)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chǎn)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qū)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wǎng)絡備課曾經(jīng)在天津的經(jīng)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fā)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jù)本班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jīng)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jīng)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jīng)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jīng)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yè)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qū)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yōu)樽约呵皫啄耆〉玫某晒院,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