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20 18:51:47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閱讀 哲理故事 自我介紹 閱讀材料
課前準備:
、绷私馔醢彩、張籍、清朝納蘭性德的生平。
2.搜集這三位詩人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背誦比賽,激趣導入。
、苯M際比賽背誦關于思鄉(xiāng)的古詩詞。
、布亦l(xiāng),是每個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誰一觸動它,就會發(fā)出最纏綿的思念之音。今天我們就隨著古詩《泊船瓜洲》,與王安石共彈一曲思鄉(xiāng)曲吧!
。郾痴b思鄉(xiāng)古詩,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亮相的機會,喚起他們的成就感,激發(fā)他們樂于自覺背誦古詩文的興趣。用富有感染力的導語,撥動學生的思鄉(xiāng)之琴弦,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苯翌}討論:
、拍阒“泊船”的意思嗎?“瓜洲”在這里指哪里?
、颇懔私膺@首詩的作者嗎?誰來介紹一下。
、菐熛鄼C介紹王安石。
、舱_、流利朗讀詩歌。
、艑W生自由試讀,注意讀準字音。
、普簦赫簦洪g、數(shù)、重、還。
⑶自由讀古詩,或同桌互讀,或師范讀。
、确磸投嘧x幾遍這首詩,結(jié)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并想一想:哪句詩最能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圩x通是讀懂的前提,因此,先讓學生試讀,適時輔以教師的范讀,或?qū)W生的賽讀,力求讀通的同時,讀美。并讓學生借助圖、課后注釋,以學生自己對詩歌內(nèi)容的領悟來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以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來取代統(tǒng)一答案,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來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
三、品詞析句,體會感情。
、狈磸推纷x: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抛x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⑵描述關于綠的好詞: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綠”過江南的美麗景色?(“陽春三月”、“鳥語花香”、“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綠滿江南”、“桃紅柳綠”、“春風和煦”……)指數(shù)名學生說。
⑶朗讀體會“綠”意。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一派綠意盎然的春光圖。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學生朗讀。
師:你看,這“綠”字讓你們這么一說,竟如此的豐富多彩;這“綠”字讓你們這么一讀,竟如此的生機盎然。知道嗎,這小小的“綠”字里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交流: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
[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通過換詞、朗讀體會作者用詞之妙,揣摩作者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鄉(xiāng)之情。]
、操|(zhì)疑:春風真的只綠“江南岸”嗎?那作者為什么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不說“春風又綠江兩岸”呢?哪個詞寫出他想回家?(還)[
你有過思念家鄉(xiāng)的感受嗎?你想家時心里是什么滋味?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還,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滿大地,離家已久,思緒萬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朗讀體會。
。勐(lián)系實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感受,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⒊是哪些景物讓詩人想回家?他的家鄉(xiāng)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等處理解。
點撥:
、旁娙税汛T诠现蘅吹绞裁淳吧?朗讀一、二行詩。
、七@兩行詩中有兩個地名,誰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和鐘山在什么地方?教師畫圖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學生在圖上標出位置。結(jié)合圖和注釋理解詩意。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水間”“只”“數(shù)重山”的意思。
⑶作者這兩句詩提到了三個地方之間的距離,他到底要說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鐘山離得很近,這與作者有什么關系呢?
、俸喗椋和醢彩母赣H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xiàn)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墼趯W生心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時,教師適當?shù)亟榻B背景,幫學生體會文字里面蘊涵的意思。]
②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仍娙穗x家很近了,應該怎樣?(靠家近應該還)
、措x家近了,應該回家;離家久了,更應該回家?墒鞘裁丛
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四、感情朗讀,背誦詩歌。
、弊x:讀出語氣、節(jié)奏、重音。
、苍u:評議讀法,注意把握節(jié)奏、語速、重音。
、潮痴b: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
、葱〗M合作,把這首詩改編成小故事或作畫。
。壑笇W生感情朗讀,通過讀、說、議、背誦,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感受詩人濃郁的思鄉(xiāng)之情。改編詩作,為詩配畫,則更是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表現(xiàn)。]
五、運用所學,適時拓展
、毖a充寫王安石的詩供學生選擇自讀,或同桌讀,或幾個人討論。
、惭a充閱讀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拓寬閱讀的時空緯度:一是古詩,一是現(xiàn)代詩;一是思家,一是思家更思國。從而實現(xiàn)情感升華,深化學生情感內(nèi)涵。
六、課外作業(yè)
收集思鄉(xiāng)思親的詩作,特別是王安石、張籍、納蘭性德的詩。
。邸恫创现蕖芬辉姳磉_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采用板畫能很明確地表達了這個主題:京口、瓜洲一水相隔,岸上,詩人獨自一人向著家鄉(xiāng)的方向遠眺,雖然家鄉(xiāng)離此地相距深遠,但詩人看來,只是翻過幾座山就到了,很近很近,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