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14:32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yè)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yè)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
一、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促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
新課程理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新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在深入研討課文、全面篩選資料、細致了解學生的前提下,考慮“一種”或“幾種”教學思路,選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組織教學。
在以上思想理念的指引下,我打算這樣設計《黃河的主人》(第二課時)教路:在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文中尋眼”,緊抓“文眼”進行導讀,進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內涵和表達特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理解。教學步驟嘗試各個擊破,然后梳理,引導學生深刻領悟:艄公憑著優(yōu)秀的品質和高超的技術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從而成為“黃河的主人”的道理。
教學流程:
。ㄒ唬┏踅庵行
指導抓住重點詞“如履平地”等對中心句作初步理解。
。ǘ┚o扣中心,各個擊破
1、引導學生研讀課文第2-7自然段,想想: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鎮(zhèn)靜、機敏?
2、自主探究。
3、組織討論。(鼓勵從不同角度感悟,隨機指導理解并讀好句子。)
(三)梳理知識,深悟中心
1、讀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話,扣字眼“更”認識作者感情傾向。
2、聯(lián)系全文,梳理知識,引發(fā)共鳴。
(四)拓展延伸
1、你想對黃河上的艄公說些什么?
2、聯(lián)系生活,想想:(人)憑著成為的主人。
3、推薦閱讀《大森林的主人》。
簡介故事梗概。
4、資料導閱,深化認識。
、贇v史上人們對黃河的畏懼;
、谛轮袊詠砣藗儗S河的治理和開發(fā)。
升華:自然是可以征服和駕馭的,人的力量是偉大的。
二、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的獨特感悟是生命的火花,是教育追求的境界。
教學片斷實錄與反思:
師:通過各自獨立思考、小組探究交流,張張小臉神采飛揚。老師很想領略你們獨特的感悟。請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代表個人或小組匯報發(fā)言吧!
生1:我們小組認為,課文描述羊皮筏子的特點就是為了突出中心。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輕,還載人載物,很驚險,這就可以體會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鎮(zhèn)靜、機敏。
師:哦!羊皮筏子的驚險突出了艄公的品質和本領!
生2:我對文中描寫羊皮筏子的部分也關注了,我想讀讀這個句子,讓大家體會。“從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
許多同學不約而同鼓掌稱贊。
生3:我也想讀一讀。
師:好!
愿意讀的同學一齊試試!
【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說話、讀書,尊重學生個性理解,營造課堂探究學習的氛圍,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喜悅。】
生4:我們認為,從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談笑風生、指指點點、從容等可以體會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鎮(zhèn)靜、機敏。
生5:對!我常坐車,車開得穩(wěn),就感覺很舒服,我常邊吃東西邊欣賞窗外景色。羊皮筏子上乘客從容自如,可見艄公筏子撐得好。
師:帶著我們也曾有過的體會來讀讀這句話。
自由讀指名讀
【引導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生6:我補充,第7自然段寫坐過羊皮筏子的人的體會很重要。我們知道,坐都需要勇氣,何況撐筏子的艄公呢?
師:這是乘客的體會、感受襯托了人物形象。
生7:那么,老師,我能說“作者的感受也襯托了艄公形象”嗎?
師:嗯!這是個值得探討的角度!同學們,你們試著去體會體會,給個肯定的答案!
學生輕聲讀起課文,沉思、交流……
生8:黃河磅礴的氣勢已經令人膽戰(zhàn)心驚,而就在這洶涌的激流里竟然有鼓浪前進的東西,作者很驚異。(生有感情讀起課文原句:“突然,我的眼光被河心……”)這不說明艄公的品質和技術了嗎?
生9:還有,“那上面還有人哩!不只一個,……”(生有感情讀文中相關句子。)
學生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
【課堂上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探究性學習的過程!
生10:作者還有一個感受——不禁提心吊膽!
師:你有過提心吊膽的感受嗎?
引導用“提心吊膽”說話。
【教學過程要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情感體驗和人格的養(yǎng)成等;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
師:皮筏上的艄公表現(xiàn)如何?
指導抓“沉著、專心致志、小心、大膽”等關鍵詞及其反義詞理解感悟。
……
師:瞧,這篇文章多么質樸而又精妙。∧繕藛栴}就這么被大家攻破了!是不是再給點時間,各自梳理一下?
生進入文中回味、賞析……
【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從而提高鑒賞能力和習作水平!
三、教學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
新課程的教學需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才能達成有效結果。這種教學方式的變革,只有經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才能體現(xiàn)出來。語文教學關注的不僅是知識(結果)的本身,更是活動的過程、方法,及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運用,這是動態(tài)的、鮮活的、富于變化的過程。教師要敢于擺脫教材和預設教案的束縛,明確自己的引導、啟發(fā)、點撥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而不是設置圈套,變相牽引,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黃河的主人》過程中,我準確給自己定位,導好航,靈活應變。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注意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授以學法,真正使學生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自主精神和個性得以張揚。
總之,反思是新課程對教師評價體系的具體要求之一。深刻的教學反思會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專業(yè)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