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7 19:34:57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人教版六年制小語第十一冊《鳥的天堂》中有這樣一組句子:“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組句子時,有學生提出:最后一句應改一改,在“樹”后加上一個“啊”,同時把句號改嘆號。一經(jīng)提出,多數(shù)學生都贊同。我本人也贊同,可書上這樣寫,我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請問,該如何向?qū)W生解釋呢?
“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一句末尾為什么不用嘆號而用句號,我們應當通過那個句號來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通過對句子內(nèi)容的理解、地作者感情脈絡的把握來加深學生對句號用法的認識。
這句話抒發(fā)了作者對榕樹的贊美、喜愛之情。根據(jù)這組句子作者所用的筆調(diào)和整個語勢,學生對最后一句末尾不用嘆號而用句號不能理解,那是很自然的。這個問題,只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第九自然段后就會弄明白。因為作者在鳥的天堂只看到美麗的榕樹,而沒有看到鳥,有點遺憾,感情尚未達到高潮。但當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群鳥飛舞的情景使他的眼睛應接不暇后,在全文的結尾終于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這里不僅加上了“啊”字,還用了嘆號。
總之,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只要提請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注意作者感情脈絡的變化,就可以領會到作者為什么最后用的是句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