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6 18:41:49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瓊山市東北海岸的東營港、北創(chuàng)港、東寨港和文昌縣輔前港等地的波濤之下,隱蔽著72個“海底村莊”。這是300多年前的一次罕見的大地震造成的,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歷史上唯一的一個陸陷成海的地震廢墟。
據(jù)史書記載,瓊州大地震發(fā)生于明朝萬歷年間即公元1605年7月13日午夜,震級為7.5級,震中烈度為10度。震中在瓊山縣塔市與文昌縣輔前之間。受災最嚴重的是瓊山、澄邁、臨高、文昌四縣。大地震導致陸地沉陷的幅度一般在3至4米,陸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陸沉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這次大地震是整個沉陷體塊垂直下降的,這種情況在國內(nèi)外地震史上罕見。幾百年過去了,震后遺址己成為奇特的水下景觀。在離東寨港不遠的海灘上,能見至一座古戲臺,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海蠔、貝殼。從東寨港北上,在輔前灣海岸以北4公里左右的約10米深的水下,有一個叫“仁村”的古村莊沉陷在那里坐在汽艇上,透過海水,當年村子里的庭院、參差的房屋的遺跡依稀可辨。在鋪前灣與北創(chuàng)港之間的海底下,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雕工精細的“貞節(jié)牌坊”屹立水下,成群的魚蝦在脾坊旁穿梭往來,好象神話里的“海底龍宮”。“海底村莊”是一處了很有開發(fā)潛力的海底旅游區(qū)。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