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5 11:18:58 下載試卷 標簽:圖形 教師 長方體 高中生活
[目標預(yù)設(shè)]:
知識目標:
通過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并結(jié)合相關(guān)的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摸一摸”、“描一描”等學習過程,體驗“面在體上”、“面從體來”, 感知 “體、面”之間的關(guān)系,經(jīng)歷從“體”抽象出“面”的過程,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1、讓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及圓的特征,并通過猜一猜等活動,讓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辨認出這三種圖形。
2、滲透分類統(tǒng)計的思想;
3、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標:
1、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在生活中處處有用,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通過摸一摸、畫一畫、分一分、說一說等操作活動,使學生感知長方
形、正方形、圓形,經(jīng)歷從“體”抽象出“面”的過程,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難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設(shè)計理念]:
本節(jié)課我主要以“讓學生在快樂中求知,在操作中學習數(shù)學,在實踐中應(yīng)用數(shù)學”為指導(dǎo)思想,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xiàn)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積極引導(dǎo)學生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能夠正確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深刻地體會“面在體上”。
[設(shè)計思路]:
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說一說、議一議、找一找、畫一畫、涂一涂、數(shù)一數(shù),在具體的操作情境中經(jīng)歷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過程。體驗面在體上,體驗長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yīng)用;感悟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感悟面和體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到圖形樂園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嗎?
。ㄉ涸敢狻#
師:瞧,圖形樂園到了。(出示:由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球等物體拼成的圖形樂園)
師:圖形樂園漂亮嗎?她是用我們熟悉的圖形朋友搭成的,誰愿意介紹介紹?(生:有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球。)
師:對,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咱們的老朋友,它們呀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樂園里還有許多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生:想﹗)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新朋友沒有露面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ㄉ核鼈冮L的什么樣兒?叫什么名字?它們喜歡做什么?它們的家在哪里呢?)
師:瞧,它們來了!這些圖形你認識嗎?(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
師:誰知道它們的名字呢!
師:你能跟大家說說嗎?還有誰知道?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朋友和我們一起活動,大家歡迎嗎?
[設(shè)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靈魂。”在教學中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從內(nèi)向外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和樂于探索。這節(jié)課由帶領(lǐng)孩子走進圖形樂園去玩這一生動有趣的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由熟悉的立體圖形朋友引入,更是引起學生很大的興趣和學習欲望,為本課的數(shù)學活動開創(chuàng)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另外教學中安排“到小白兔家去參觀”和“幫助小白兔圍各種形狀的空地”這樣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能主動參與學習。
二、引導(dǎo)探究、理解“面從體出”。
師:你看,它們正在和小朋友捉迷藏呢,他們呀,藏在了你們桌面上的積木上了,不信,你仔細地看一看,摸一摸,看誰先找到他們!
。ㄉ_始找。)
師:都找到了吧?誰來說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
(學生可能說:在圓柱上找到了圓形,在長方形上找到了長方形,在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
師: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dǎo)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所以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長方形最調(diào)皮了,它想從長方體上下來,單獨到紙上玩一玩,你能想辦法幫幫它嗎?(生:能。)
師:請小組討論一下,有什么辦法?比一比,哪一組的辦法多?
。ㄉ〗M討論)
組織交流。
師:你們小組想出了什么辦法?真聰明﹗想不想自己動手把長方形請下來?(想﹗)
師:請小組合作,用你們喜歡的方法(生小組合作)
1、組織交流。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想出的方法都很好,老師也想出了一種辦法,一起來看看行不行,(師拿長方體)我將長方體的一個平平的面靠緊黑板,用粉筆貼著長方體描一轉(zhuǎn),就把長方體的一個面表示出來了。我用的是“描一描”的好辦法。(教師板書:描一描)小朋友們看一看這個描下來的面長什么樣兒的?(學生:長長的、方方的等等)像這樣的圖形就叫做長方形。
師小結(jié):剛才大家一起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長方體的一個面。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個平平的長方形和這個長方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指個別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jié):對了,平面圖形平平的,它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那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你的課桌上除了長方體還有其他哪些物體呢?你能從剛才那么多種方法中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在這些物體的面上找到其他不同的平面圖形嗎?(教師隨機拿著正方體、圓柱體)試一試吧!可以自己找,也可以和同桌小朋友合作進行。(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dǎo)然后指生匯報,邊匯報教師邊板書)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哪些圖形圖形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都穿著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給它們穿上它們喜歡的衣服。”(學生涂色)
2、分一分。
師:每個人選出你最滿意的作品,貼到黑板上,讓大家一起欣賞。
師:小圖形們擠在一起很不舒服,怎么辦呢?(生:讓他們分開站。)
師:怎么個分法?(學生分類,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圓。)
3、抽象圖形。
師:剛才小朋友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些圖形朋友的家都在立體圖形
上,還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把這些圖形朋友從立體圖形上請到了紙上。(師演示從立體圖形上分離出平面圖形的過程,展示三個平面圖形)
現(xiàn)在讓我們和這些新朋友打個招呼吧,你想怎么跟你的新朋友打招呼呢?(學生可能說;你好,長方形、Hi,正方形Hello,圓形。)
[設(shè)計意圖]:學生的語言交流對于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具有重要作用,為此,要重視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盡力為學生提供思考與交流的機會。不管是說,還是檢查、糾正,學生都有自己的空間進行交流。特別是以小組為單位請出正方形和圓時,學生有更廣闊的空間進行合作交流。這些自由充足的機會,學生不僅培養(yǎng)了交流合作能力,而且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在自主探索、交流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和應(yīng)用,從而產(chǎn)生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三、游戲教學,快樂體驗
1、師:用自己的小手、胳膊或者整個身體來比劃出這些圖形。你可以一個人比劃,也可以2人或者一個小組合作。想好比劃什么圖形?準備開始。
2、游戲:我說你想
師:老師想看看大家對我們的新朋友到底有多了解,我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
四、聯(lián)系生活,深入理解,體會“面在體上”。
1、師:象這樣的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小朋友仔細看看我們的教室,你能在我們的身邊找找哪些物體的面上有這些平面圖形嗎?(長方形、正方形教師用手勢指著黑板上的平面圖形提示)(學生思考,指生匯報)
(生:黑板的面是長方形。……)
問:想想看我們的家里、大街上哪些物體上有這些圖形?(生:電視機的面是正方形。……)
師::物體小精靈也在自己的身邊找到了一些平面圖形,我們一起看看吧。(各種實物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你能說說小精靈在哪些物體的面上找到了什么平面圖形嗎?(生:小精靈在門的一個面上找到了長方形。……)
2、圍一圍
老師這兒有一個釘子板,你能在釘子板上圍一個長方形嗎?誰來試一
試?你能圍一個正方形嗎?你能圍出一個圓嗎?為什么不能?
3、折一折
拿一張長方形紙,對折一次,展開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拿一張正方形紙,對折一次,展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對折、展開,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拿一張圓形紙,折一折,展開,還是圓形嗎?
4、吃餅干。
師:今天,我還給大家?guī)砹硕Y物-- (生:餅干。。。
師:對!看看這塊餅干是什么形狀?(生:正方形。)
師:誰能把它咬成長方形?(生:我來,我來。。。
選幾名代表,比賽。
師:誰能咬出其它形狀?(生:我能!。。
5、猜圖形
師: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這是一個魔術(shù)袋,里面裝滿了各種圖形,聰明的孩子能夠蒙住眼睛都能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什么,你相信嗎?(請一個學生出來示范)
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現(xiàn)在允許小朋友睜開眼睛,(教師用卡紙遮住圓,只露出一小部分)誰來猜猜是什么圖形,你是怎樣想的?
師:在猜一個,(教師用卡紙遮住長方形,露出一小部分)這次你知道是什么圖形嗎?
師:你們能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嗎?(學生可能說:是正方形;也可能是長方形)
師:你們都想的很好,是經(jīng)過了認真思考的。我們要想知道誰說得對,那就把卡紙拿開看一看。(教師展示)原來是長方形啊?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僅要會思考,還要注意全面地看問題。
6、拼圖
出示各種圖形組合成的美麗的圖畫。
師:小朋友看,這幅美麗的圖畫用就是我們的新朋友拼成的,你能說說它是由那些平面圖形組合成的嗎?(指個別學生匯報)
師:你也想用這些漂亮的平面圖形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嗎?小組合作進行吧,說說你們都用了那些平面圖形。(學生隨著音樂分組合作拼圖,然后請小組展示并匯報)
交流展示。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
[設(shè)計意圖:首先讓學生動手描出物體的面一樣長方形,感受平面圖形是從具體實物中抽象出來,體會“面在體上”;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學生從中可以認識這種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把一個正方形餅干咬成長方形餅干,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形成表象;摸一摸、折一折的過程,是在觀察、操作中認識這些圖形;閉上眼睛想一想樣子,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建立空間觀念;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在說中學生從抽象的事物又回到具體的實物上,進一步體會“面在體上”。整個操作過程從眼、手、口等感官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學生在參與操作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嘗到學習成功的滋味,樹立了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五、聯(lián)系生活,觸類旁通。
師:今天,學到了什么?你開心嗎?誰為今天這節(jié)課取個名字?
平面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習了今天的知識以后,老師希望小朋友們以后仔細地觀察,將你看到的告訴爸爸媽媽,好嗎?下課。
[設(shè)計意圖]:《課標》強調(diào)要注意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shù)學。每種平面圖形都是從生活中的實物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還有課外實踐作業(yè):跟父母說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面是今天學過的平面圖形。引導(dǎo)學生不僅在課內(nèi)學習中與生活聯(lián)系,而且在課外實踐中與生活聯(lián)系。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能服務(wù)于生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