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4 15:54:4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五大模型 閱讀 思維拓展 閱讀材料
一、引入
上節(jié)課同學們提出了恐龍怎么會飛的疑問,同時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這個疑問的答案。下面,我們來認真閱讀第四自然段。
二、閱讀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龍演化成鳥類的過程
(一)讀P151第2題: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呢?我們來根據(jù)課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說一說。你對題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話有條理說)要認真閱讀弄清有幾句話,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話有條理說。
。ǘ┡骞矌拙
、傧茸x書,用序號標出。
、诔檎f,出錯教師點撥。(這自然段長句多。如“龐大家族:冒號后的句子具體指出龐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圍繞相同內容說的。一共8句。)
。ㄈ╅喿x、理解
1.默讀想象,教師巡視引導。(給一定讀書時間)
2.教師讀,全體學生想象表演。(出示本段文字理解)
3.先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說說,教師巡視引導。
4.小組討論(要求:逐句討論,每句意思。每人都說,不同的可根據(jù)課文內容講出理由。達成共識。)教師巡視引導。
5.抽說,有不同意見,師生再談、再說。(板收)
兩億三千萬年前,第一種恐龍和狗一樣大,它用兩條后腿支撐身體。數(shù)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態(tài)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兩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體龐大,有些小巧;有些兇猛,有些溫順。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身體逐漸變小,長得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腦顱膨大,身體輕盈,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拍打,體表長出了羽毛,沒有鱗片或甲。有的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到樹上去生存,在樹上跳躍,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來能飛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龍奔跑,也學會了飛翔。所以一支恐龍就演化成鳥類,飛向藍天了。
6.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a、引讀;
b、齊讀。
三、感悟
學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龍化石,科學家能推出恐龍成鳥類的演變過程。對此,你有什么感想?(討論、抽說)
科學技術發(fā)展。多學科學文化,去鉆研事物……。
四、理解文中表達準確的句子(P1513)
1.自讀理解,并小聲說說;
2.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理由)
3.抽說(恐龍種類多,演化成多鳥類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準確。演化需要非常長的時期,所以用“溫長的演化”很準確。)
4.同學們以后在用詞說話,寫作時,學習準確確地運用詞語。
5.找找本文還有這樣的句子,讀讀、想想、說說。[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種恐龍的圖片,模型和信息。
六、回家搜集動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過程,下節(jié)課交流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