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4 14:55:36 下載試卷 標簽:投影 日記 學習方法 教師 數(shù)學
學習目標: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來寫好片段的方法;
。病⒄J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準備:
。薄⒃诤诎迳袭嫼靡环郎交ⅲㄈ蹦_)的圖案。
。、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ǎ玻┮欢聣ι系呐郎交ⅰ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練習3(投影片出示)
二、導入課文: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三段。(出示學標)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提問、出句子投影,齊讀。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上添畫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請學生到黑板前用課文的語言講述爬山虎的腳生長的位置、形狀和顏色,全班說。
4、這一自然段講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腳寫得那么形象具體,說明了什么?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
2、聽錄音,請同學們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3、多媒體顯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
4、用“▲”劃出爬山虎在墻上爬的動作:
觸--→巴--→拉--→貼
5、齊讀
6、抓住重點詞,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爬的?自己說、提名說。
7、指導朗讀
8、作者寫爬山虎的腳“一腳一腳地往上爬”,換成“一步一步”,行嗎?為什么?討論、匯報。(爬山虎并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只腳就巴住墻,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9、多媒體再顯示(一棵--→滿墻的爬山虎)。
10、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四、教學第5自然段
1、根據課后練習1(3),輕聲朗讀。
2、同桌討論、匯報。
3、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人注意的是葉子,可是作者卻能把隱藏在葉子間的腳寫得這么具體詳細,說明了什么?(觀察細致、耐心)
五、第三段總結:
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先講它的生長位置、形狀和顏色,再講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最后講觸著墻與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何不同。
六、質疑
七、評議學生的一篇觀察日記。
八、課外作業(yè):
1、根據平時對校內紫荊樹的觀察,自己確定一個意思來寫片段;
2、你將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這個意思。
設計意圖:
《大綱》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學習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而條理比較清楚對學生來說,就要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事物,描寫事物!杜郎交⒌哪_》一文,作者對爬山虎腳的觀察細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體現(xiàn)圍繞一個意思選好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具體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結合組文讀寫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我把這方面擬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學校附近有爬山虎,課前我組織學生實地觀察。觀察前我布置了觀察提綱:(1)爬山虎給你一個什么印象?(2)對著那爬滿一堵墻的爬山虎,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數(shù)學嘗試法的做法,要求學生以日記形式寫觀察日記;在課內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后共同評議學生的一兩篇日記(選用寫作水平中等學生的習作)。這樣處理有利于通過實踐和對比,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爬山虎腳的生長位置、形狀、顏色等靜態(tài)的東西,通過實地觀察,學生容易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樣在墻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體軟件,較形象地顯示了爬的過程。
為體現(xiàn)精要教學法的原則,力求圍繞重點設計了多項訓練內容,使學生在課內由老師指導下進行訓練,訓練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及時反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