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22:56:16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勵志 留學 教案
1919年,在蔡元培、傅增湘的幫助下,25歲的徐悲鴻獲公費赴法留學。到達巴黎后,先在各大博物館仔細觀摹西方藝術(shù)的精華,比較他們與東方藝術(shù)的不同之處,數(shù)月絕筆不畫。然后入朱里安畫院學習素描兩月,后又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shù)學校,入弗拉芒格畫室。每次競試,都名列前茅。課余,便到盧浮宮和盧林堡美術(shù)館研究大師的作品,臨摹德拉克洛瓦、委拉斯蓋茲、倫勃朗等作品。課余,則到羅浮宮和盧森堡美術(shù)館臨畫。他站在十八世紀末法國浪漫主義大師德洛克瓦的巨幅油畫《希阿島的屠殺》前,深深地被激動,以致熱淚盈眶,不能自己。
1920年冬,法國大雕塑家唐潑特介紹徐悲鴻認識了法國國家畫會的領(lǐng)袖達仰,他當時享有很高的威望。從此,徐悲鴻每個星期天都去聆聽達仰的教導和參加該派藝術(shù)家們的茶會,深受教益。達仰勉勵徐悲鴻說:“學美術(shù)是很苦的事,不要趨慕浮夸,不要甘于微小的成就,”他要徐悲鴻精繪素描,并養(yǎng)成默寫的習慣。徐悲鴻遵從達仰的教導,很見功效,于是更加努力。先后有《悵望》、《蕭聲》、《琴課》、《扶貓人像》、《遠聞》、《馬夫和馬》等杰作問世。僅1927年就有9幅作品入選法國國家美展,獲得很高的贊譽。
1921年4月法國國家美展開幕,徐悲鴻從早至晚仔細觀摹,走出會場時,才發(fā)現(xiàn)外面下著大雪,而他整天未進餐,又缺少御寒的大衣,頓時感到饑寒交迫,腹痛如絞。從此患上了嚴重的腸痙攣癥。他常強迫自己忍痛作畫,現(xiàn)仍保存的一幅素描上便寫著:“人覽吾畫,焉知吾之為此,每至痛不支也。”
這年夏天,病更重了,而學費已完全斷絕,他只好去柏林。徐悲鴻在柏林認識了柏林美術(shù)學院院長康普,并看到門采爾、綏干第尼及康普的作品,感到在法國見到的佳作雖多,仍受局限。他最愛倫勃朗的畫,便去博物院臨摹,每天都持續(xù)畫10個小時,其間連一口水也不喝。特別在臨摹倫勃朗第二夫人像時,下了很大的功夫,覺得略有收獲但仍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于是更加努力。
1923年,徐悲鴻回到巴黎后,以油畫《老婦》,第一次入選法國國家美展,再謁達仰。
1927年春,徐悲鴻赴意大利和瑞士,流連于圣彼得寺的名雕和西斯廷教堂米開朗基羅的壁畫之前,縱情欣賞了文藝復興時代大師們的杰作,并游覽了龐貝古城,領(lǐng)略西方古代藝術(shù)的氣氛。
經(jīng)過8年國外勤奮刻苦的學習和鉆研,徐悲鴻懷著復興中國繪畫的決心,回到久別的祖國,居上海霞飛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