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18:12:46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語文
印度洋古稱“厄尼特里亞海”,這個名字最早見于古希著名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公元前484~425年)所著《歷史》一書,以及他所編繪的地圖中,即“紅海”之意。
印度洋的得名要比厄立特里亞海晚得多,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可能是公元1世紀后期的羅馬地理學家彭波尼烏斯·梅拉。
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在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
機時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舍奈而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叫做“東方的印度洋”,此處“東方的”一詞是和大西洋相對而言。
到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所編繪的世界地圖集里,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的“東方的”去掉,成為通用的稱呼。
印度是亞洲的一個國名,可人們單單把它作為大洋的名字,其實,說來也不奇怪。
因為在古時,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人們對整個世界的了解還很少。
在歐洲人眼中,印度是塊富庶的寶地,所謂到東方就是到印度,通往東方的航路也就是通往印度的航路。
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倫布的美洲之行,實際上為的是尋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哥倫布曾把在加勒比海中發(fā)現(xiàn)的島嶼稱之為西印度群島。
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過好望角,穿越廣闊的海面,也是要駛向印度。
由此看來,印度在歐洲人中印象極為深刻,所以,把通往印度的廣闊大海命名為印度洋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