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9 11:40:22 下載試卷 標簽:環(huán)境 閱讀 教師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教學目標:
1.詩文并茂,領悟意境。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閱讀、感悟,鼓勵個性化的閱讀和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了解了哪些內容,交流一下。
2.師:看樣子大家讀書讀得有收獲。從剛才的發(fā)言中,看出大家對李廣這位西漢名將很是佩服,唐代詩人盧綸專門寫詩介紹他,李廣月下射虎的故事廣為流傳,成為美談。
3.出示古詩《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4.師:誰來讀這首詩?讀得懂嗎?(怎么讀懂的?有什么辦法讀懂?)
5.師:課文第3、4自然段將射虎的經過寫得生動具體,讀懂了課文,也就能讀懂古詩了,對李廣的認識也會更深了。
二、品讀感悟。
1.出示課文3、4節(jié)內容。
2.師:請大家默讀這兩段話,想想它們分別與《塞下曲》的什么內容一致。
根據發(fā)言,把課文內容與古詩對應顯示。
3.師:讓我們的思緒穿越千年的時空,再回到那個不尋常的夜晚,跟隨一代名將親歷
一次月下射虎。誰為我們來朗讀一下課文,帶著我們來一次鏡頭回放。
4.師:喜歡這段文字嗎?喜歡的自己也讀一讀,看看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5.學生自主閱讀,交流閱讀體會。(生或:環(huán)境看似平靜,實際上在夜幕的掩蓋下并不平靜;或:李廣巡邏警惕性很高;或:李廣箭術高超;或:李廣遇事鎮(zhèn)定等等)
老師在此過程中,要充當一名耐心的聽眾,傾聽學生各抒己見,同時也要當好智慧的組織者,適時點撥,讓學生“感言、會意”,讓第一輪閱讀讀得自主。
6.師:剛才同學們讀書讀得特別投入,都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得進又說得出,是聰明人的讀書。不過,學到這,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家:李廣夜巡時,為什么會以為前方有老虎?
(學生第二輪自主閱讀,交流:
一是這一帶常有猛虎出沒。
二是一陣疾風吹來,樹木“沙沙”作響。相機理解“疾風”:“疾風”是什么樣的風?你怎么知道“疾風”就是大風,猛烈的風?---------課文后文提示,生活體驗,平時積累。出示:疾風知勁草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三是前方影影綽綽有動靜。相機理解“影影綽綽”,與哪些詞意思相近?)
師:由此可見,李廣將軍怎樣?(高度戒備,十分警惕,這是一位將領重要的素質。)
師:誰能讀好這段話?(生先練習,再朗讀,評析)
“批文以入情”,學生由前面的自主、寬泛、淺層的閱讀,轉入到對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的理性思考,深入感受,使學生進入文本,與文本深入對話,并進行言語實踐,學生就能更深地體驗文本蘊涵的感情,學生的第二輪閱讀讀得扎實、深入了。
7.師:李廣發(fā)現老虎后是怎么做的,畫出來,比劃比劃,表演給大家看看。
。ㄍ辣硌,互相指點)
師:大家看了表演,要對照課文中李廣射虎的動作描寫,看看演得是否逼真。
提示:演出“連忙”的意思了嗎?(突出反應快,動作敏捷)
“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演得像嗎?交流評點,體會李廣出手果斷,技藝高超,沉著冷靜。
周圍士兵會有什么樣的表現?(體會當時環(huán)境的安靜,突出李廣的威猛形象。)
學生通過演與評,解讀了文本,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悟,鍛煉了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鑒賞、品析。在意趣盎然的活動中,學生的第三輪閱讀讀得靈活生動。
8.師:一代名將果然名不虛傳,從他一氣呵成的射虎動作,不難看出他的神勇。他的膽識、箭術確實不同凡響,難怪他多少次令敵人聞風喪膽,又能一次次救自己和戰(zhàn)士們于生死邊緣。讓我們在音樂中再來朗讀,領略“飛將軍”的風采。
配樂朗讀。
9.師:這就是古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所描繪的內容。誰來讀詩句?
10.師:李廣一箭射出去,此刻你最關心的是什么?老虎射死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11.出示第4節(jié)。
12.師:這段話中,有一個字和一個標點,蘊藏著豐富的情感,不可小瞧,在哪?
師:自由讀課文,細細咀嚼,你能從這個“呀”中體會到什么?如果你是李廣身邊的一名士兵,目睹了這一切,你會說什么呢?(意外、驚訝、贊嘆、佩服等等)
你能用你體會出來的情感來讀好課文嗎?
學生在第四輪閱讀中,入情入境,張開想象的翅膀,充滿獨特的感受,讀得有個性。[
13.師:這就是“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所描繪的內容。
三、總結。
1.師:李廣確實是神勇無比,有這樣的將領鎮(zhèn)守邊關,邊關一定固若金湯,十分安全。難怪王昌齡感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現在同學們再讀《塞下曲》有什么感受呢?
2.動畫,配樂誦讀古詩,表現意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