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8 18:34:37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有一些課令人費解和擔憂,請看蘇教版小語教材11冊《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的教學片段:
師:司馬遷受到了酷刑,為什么還能堅持把《史記》寫下去?
生:他牢記了父親的囑托。
師:好。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司馬遷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所以他堅持活下來寫《史記》。
師:很好!你們說說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
生:文天祥的死重于泰山。他熱愛祖國,不受敵人的威逼和利誘,拒不投降,在獄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
生:岳飛的死重于泰山。他頑強抗金,保家衛(wèi)國,最后卻被奸臣所陷害。
師:你知道岳飛是被誰陷害的嗎?
生:是秦檜,他被外國收買陷害岳飛的……
師:還有哪些人重于泰山?
生又說出了李白、杜甫、愛迪生、阿炳、董存瑞、黃繼光等。(略)
師:你們說到的名人中,哪一位是殘疾人?
生:阿炳。
師:他和司馬遷一樣都是身殘志堅的人,你們還知道哪些人具有這種品質(zhì)?
生又說出了貝多芬、張海迪、桑蘭等。(略)
師:你們知道哪些人的死輕如鴻毛嗎?
生又具體地說出了和王申、袁世凱、甫志高、秦檜、恐怖分子等。(略)
應該說這個教學設計理念是新的,其積極意義也是應該肯定的,尤其是教師開始提出的問題準確地把握了課文的重點,貼近了文章的主旨,有利于學生深入地讀書感悟、熏陶、內(nèi)化,充分地開發(fā)文本的教育資源。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通過潛心會文和表情朗讀課文,感悟、體驗司馬談臨終時“淚流滿面”的遺囑,司馬遷受酷刑時“悲憤交加”的情景,學生的心靈就會受到震撼,司馬遷的形象就會在他們的腦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但是教師把開發(fā)教育資源狹隘地理解為“面向課外”,把學習的重點引向?qū)φn外信息的搜集、交流上,以至削弱了課文的學習,枯竭了閱讀課的情感之源,流失了文本價值。
在教學內(nèi)容的落實上,處理好開發(fā)教育資源與強化文本學習的關系,這是擺在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如何處理好這對矛盾呢?筆者認為:課外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應有助于文本學習的深化和拓展,而不是對文本學習的折扣和虛化。通過對文本的學習和探究,要增強文本的張力,擴大文本的延伸作用,促進學生對課外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