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06 11:50:42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語文
第二段(討論)
師:前一第課同學們已經(jīng)自己提出問題揣摩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第二個典型事例,F(xiàn)在我們緊扣人們的言行特點分析討論
(學生打開課文和自學筆記。教師巡視。)
生:書上說“趙王和大臣們商議,去,怕有危險;不去,表示膽怯,一時決定不下。”
這種情況,跟“完璧歸趙”的故事一樣,說明趙王的群臣無策,拿不定主意。
〔學生善于前后聯(lián)系想〕
生:我有個疑問:秦王騙取和氏璧已經(jīng)失敗了,為什么剛過了幾年,又要約趙王澠池相會?
生:(爭相舉手)道理很清楚,秦王就是不甘心騙取和氏璧的失敗,想要報復。
生:他想要抓趙王也說不定。
師:秦王想要報復,這是故事發(fā)生的起因,但課文沒有明寫出來。大臣商議決定不下,后來又怎樣呢?繼續(xù)討論。
〔教師及時點撥,既點出故事起因,又扭到原來的議題!
生:后來“藺相如認為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認為”、“還是”這兩個詞顯得藺相如很果斷地提出自己的見解。
師:“認為”在文中表示藺相如對這件的看法、判斷。這個詞課后要求你們練習造句。
生:課文說“藺相如隨行”,可以知道這次藺相如同樣要冒著危險去的。他真是智勇雙全。
師:你認為藺相如的“智”是指什么?(生:群臣無策,而藺相如果斷決定,比群臣有謀。)
〔尋根究底,不走過場〕
同學討論得好,我們剛才就是運用抓人物言行特點的方法來體會人物品質(zhì)的。
〔教師緊扣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指導!
生:秦王和趙王都是國家之君,秦王要趙王為他鼓瑟,這是要侮辱趙王的。課文又說“秦王叫人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什么意思?
師:“記錄下來”就是作為一種歷史資料記載,這件事就流傳給后人知道,這不僅侮辱趙王,也是侮辱趙國的,有損國家尊嚴和民族的自尊心,是不能容忍的。在這種情況下,藺相如怎樣反擊?
〔學生不懂就主動提問,教師解釋,有機滲透愛國教育!
生“我從藺相如的神態(tài)、言行體會。藺相如“生氣極了”說明他愛趙國的心強烈。秦王拒絕為趙王擊缶,藺相如再要求,直至“您不答應(yīng),我就跟您拼了!”迫使秦王只好為趙王擊缶,并叫人記下來。藺相如這一招比秦王更厲害,顯示他勇敢,不怕強暴。
師:藺相如不怕強暴,這股勇氣從哪里來?(略)
〔這一點撥,為要透過外表深究思想基礎(chǔ)!
生:藺相如為什么還對秦王多次稱“您”?(略)
生:這里用了兩個“只好”很有意思,一個“只好”為趙王擊缶,一個“只好”放趙王回去。都說明在藺相如反擊下,秦王完全失敗了。
〔學生一字未忽,詞詞悟神!
生:不然,秦王失敗,也有廉頗的功勞。
〔學生認真聽同學發(fā)言,及時提出糾正!
師:怎么知道廉頗有功勞?(引導學生看課文。)
生:故事說秦王“知道廉頗在邊境上已經(jīng)作好準備,不敢怎么樣,只好……”可以說明。我讀到這里才想到前面寫“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到邊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準備。”
這一句不是無關(guān)緊要的,是作者有意先伏筆的。
師:討論得很好,讀書就要這樣前后聯(lián)系起來想,才能完整地認識。請同學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并加上小標題(略)
第三段〔揣摩〕
師:藺相如和廉頗和好、合作,使秦王在澠池之會失敗了。我們接下來自學揣摩第三段,要求不用提問題,直接從語句中體會。舉例指導:(先指名讀廉頗不服氣說的話)我讀到廉頗這些話,就停一來想一想。廉頗說的三句話:1、“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功勞”棗廉頗的確是戰(zhàn)無不勝的將軍,但不難看出他居功驕傲;2、“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棗說明廉頗很不服氣;3.“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去”棗可以知道廉頗準備報復。
請同學仿照舉例的方法,圍繞體會人物精神、品質(zhì)這個中心邊讀邊揣摩,允許在小組里“交頭接耳”,“七嘴八舌”,互相啟發(fā)。
〔為了讓學生掌握方法,教師再次舉例示范。〕
討論第三段
生:廉頗不服氣,想報復,是因為藺相如在澠池之會立了功。這是故事的起因。
師:小李同學找到故事的起因,有道理嗎?
生:(靜默一會兒)這個說法不很完整,應(yīng)該說藺相如在澠池之會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引起廉頗的不服。
師:大家認真想一想,廉頗不服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引導看課文)
生:真正的原因是藺相如封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生:我贊同這個見解。如果說是因為藺相如立了功引起的,前次藺相如“完璧歸趙”立功時,他怎么沒有不服?
生:廉頗說“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爬到我頭上去”就是職位比他高。這引起他的不服。
〔教師一絲不茍,引導潛心會文,求得理解!
師:認真讀書分析,就不難理解。廉頗要給他個下不去,主要原因是藺相如職位比他高。我們繼續(xù)從他們的言行體會人物內(nèi)心境界。
生:廉頗的話傳到藺相如的耳朵里,藺相如對廉頗又是“避開”,又是……“把車往回趕”,連他手下的人都看不下去。聯(lián)系藺相如的話可以知道,他不是怕廉頗,為的是不削弱趙國的力量,維護趙國的利益。
生:藺相如說“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就因為我們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可見他并沒有瞧不起廉頗,能正確對待廉頗的功勞。他認為如果兩個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他一心想保衛(wèi)趙國的利益,藺相如的思想是好的,品質(zhì)是高尚的
生:這是因為藺相如顧全大局,所以寧可忍讓。
師:是啊!如果不以國家利益為重,沉不住氣,就容易鬧不和。因此,小利益服從大利益。這種品質(zhì)是高尚的,值得學習的。
〔教師有機滲透思想教育〕
廉頗有錯,后來他怎么樣?
生:藺相如的話傳給了廉頗,廉頗能“靜下心想了想”還認為自己“真不應(yīng)該”。可以體會廉頗還能虛心考慮別人的話的。
生:廉頗“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新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也說明他誠心認錯的。
師:荊條是古代一種鞭打的刑具。“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引導看圖)說明他內(nèi)心痛悔自己過錯的程度是很強烈的。
〔圖文結(jié)合得合適〕
生:“于是”和“親自”兩個詞也可以說明問題。用“于是”連接下句說明知錯就改,不遲延;“親自”表示真心實意,非親自去請罪不可。
師:人都會有錯誤,但知錯就改很重要。小吳讀書很認真,對作者用心遣詞能認真推敲。
生:廉頗上門請罪,藺相如“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連忙”、“熱情迎接”表現(xiàn)藺相如不計較個人得失。
師:藺相如胸懷寬廣。(學生插話: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從此他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祖國。
他們從不和到又和好起來。他們最后和好,思想上有什么共同認識。
〔深化認識他們共同的思想基礎(chǔ)!
生:他們都能認識要以國家利益為重,不應(yīng)計較個人得失。
師:對,他們都有熱愛祖國的精神,都要維護國家的利益。我們學習這一課,受到什么啟示和教育嗎?
總結(jié)談話
點評
朱老師的語文閱讀教學追求的是教師教得得法、高效,學生學得主動、活潑。他不拘泥于已有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shè)讓學生“揣摩”、“討論”和教師“引導”、“點撥”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摒充教師包辦代替或一問到底的教法。他重視指導學習方法,然后循法走路。
《將相和》這一節(jié)課正是“揣摩、討論、引導、點撥”八個字閱讀教學課堂結(jié)構(gòu)的部份體現(xiàn),是他理想境界的縮影。你看,課堂上學生們學得多么主動、活潑,兩段文字分別用提出問題和直接從語句中體會的兩種方法揣摩自學,必要時教師示范,學生可以“七嘴八舌”,互相啟發(fā)。討論時,學生理解的就說,不理解的就問;有不同見解的就爭議、交流,學生的討論緊各教材,一個詞沒有疏漏。學生能說的,教師就讓學生說;學生理解不透的,教師就啟發(fā)深化;學生不懂的,教師要言不煩地講;討論走岔了,教師點撥一下就扭過來了,基
本沒有偏離一個中心或一條主線。經(jīng)過討論,人物形象顯明了,精神品質(zhì)領(lǐng)會了,閱讀重點訓練項目得到訓練了。教師雖然言語不多,但能教在點子上。他的奧妙在哪里?他曾說“在培養(yǎng)的過程,教師像排練戲劇總是要指指點點,又要示范,又要矯正,不會像正式演出那樣什么指點都不要”。是的,理想的境界,就是靠他日積月累的培養(yǎng)。他的語文教學的成功經(jīng)驗是值得借鑒的。
一、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從提高民族素質(zhì)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自學揣摩的獨立閱讀能力。他既有長遠的培養(yǎng)計劃,又有分階段訓練的措施,并堅持不懈地努力。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立體作用。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精神和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課堂上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正確認識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以教師講多講少為準繩,而是體現(xiàn)在無論是思想教育,還是語言文字知識教學都教在點子上。
四、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如討論前要自學揣摩,寫自學筆記的習慣;培養(yǎng)“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的認真讀書的習慣;養(yǎng)成學生主動發(fā)言、質(zhì)疑、爭議的習慣;訓練學生能按課文內(nèi)容的順序,一個問題討論透了,再換一個議題,不顛三倒四的討論習慣等等。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