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6 19:11:21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四年級 教案
漢語漢字究竟如何改
善表意,能溝通,高效率,有活力
易學易用少折騰不添亂
必要時全民公決是個好辦法
希望漢語改革從此走上腳踏實地之路……
昨天,有同學問陳老宇:到底該寫“做貢獻”呢,還是“作貢獻”?陳老宇脫口而出:當然是“作貢獻”啦!同學雖點頭不語了,但看著他半信半疑的眼神,陳老宇心里還真有點毛。到底是“做貢獻”還是“作貢獻”?哪個對?大家說說?
好吧,那就聽聽大家的意見。陳老宇首先向資深媒體人陳婷女士(《環(huán)球企業(yè)家》雜志董事總經(jīng)理)求教。她只回三個字:做貢獻。哼哼,陳老宇想,自個兒還真記錯了!
可總有點不甘心,陳老宇又問另一年輕資深媒體人、新浪網(wǎng)副總編輯孟波先生。他也只回三個字:作貢獻。呵呵,陳老宇這會兒又想,許是陳婷記錯了!
兩個回答一比一,總不能就這樣下結(jié)論吧。于是陳老宇又請教了徐巍女士(《時尚·COSMOPOLITAN》雜志主編)。她非常謹慎地說:我覺得是“做貢獻”,但俺不是專業(yè)校對,還是最好確認一下。
確認?對呀!可找誰確認呢?看來肯定得找個大專家了。陳老宇腦子里立刻就出現(xiàn)了一個頂級詞匯專家——俞敏洪,是不是聽聽老俞怎么說……
詢問的結(jié)果,俞敏洪以他一貫謙遜低調(diào)的聲音回答說:“呵呵,謝謝陳宇老師,一般都是作貢獻吧,我也不清楚,自己老用作貢獻。”
四個答案二比二。這更讓人一頭霧水了!老俞的意見雖然和老宇一致,但老宇不是黨同伐異之輩。咱爺們死活要追求的是真理!再說,老俞確是國內(nèi)數(shù)一數(shù)二的詞匯專家,但作為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他是英語詞匯專家。拿漢語詞匯去讓他拍板,似乎也有失厚道。陳老宇恐怕還要再問下去才行……
剛巧從網(wǎng)上看見尚未婚娶的鉆石王老五袁岳出了本育兒新書《調(diào)教》,此君真乃多才多藝無師自通之輩也!陳老宇祝賀之余順便就問了此題。袁岳(零點集團董事長)嚴肅地說:通常是做貢獻,指自己要具體做的事。而“作”有演示的意思,比如說“作榜樣”。這樣,“做”派就加了一分。
不過緊接著,新華社資深大牌記者楊國強表態(tài)了:目前后者用得更多!這樣,“作”派就又加一分。
現(xiàn)在是三比三,兩邊還是旗鼓相當?磥磉@問題真不簡單耶?莫非陳老宇碰上了中國語文的哥德巴赫猜想?這回還只能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鬧個水落石出不罷休了!
最認真的回答來自老作家柯云路,他說:“陳宇你好!我問了一位資深編輯,一般要求作貢獻。而且整篇論文用字要統(tǒng)一。”看來這應當是結(jié)論了吧。
誰料,徐小平(新東方文化發(fā)展研究院院長)出來給我們上課了。他說,“做”是及物動詞,針對具體人和事,做貢獻應指為具體人和事做點貢獻。比如為丈母娘家過生日做貢獻。“作”是非及物動詞,作貢獻,應該用在大概念上,比如“為國家,社會,事業(yè)作貢獻。”徐小平一開口,總讓陳老宇感覺是遇到大師了,無怪乎他擁有的青春粉絲多不勝數(shù)呀!
不過,陳老宇又想,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和加拿大薩斯卡徹溫大學音樂系的徐小平,畢竟還是音樂大師。給媳婦她娘干活叫“做”貢獻?給全國百姓他娘干活叫“作”貢獻?這道理真能成立嗎?哼哼,看這事兒鬧的,恐怕現(xiàn)在只能去打擾一下真正的漢語大師了,是不是問問于丹和孔慶東呀?
于丹教授說:陳老師好,我理解是“做貢獻”。
孔慶東教授說:按習慣是“做”,因為沒有具體動作。
于丹老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特別是孔慶東老師(北京大學教授),肯定是當今中國頂級語文老師,他們倆不謀而合的一致意見,應當是最后的結(jié)論了!
但……且慢!專門從事漢語測量考試的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謝小慶總結(jié)說:這其實是個沒有定論的問題。連呂叔湘這樣的漢語泰斗,錢鐘書這樣的一代鴻儒,都會在同一詞組中,一會兒用“做”,一會兒用“作”。而老舍在他傳世之作《駱駝祥子》的所有地方,只用 “作”不用“做”,根本沒影響他幾乎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成就。
哎哎,原來,按照漢語測量考試界有識之士的想法,這其實是個偽問題!可這么多年來,為了區(qū)分“做”和“作”的用法,從青少年到成年人,不知犧牲了多少人的多少腦細胞!為了教會孩子們使用“做”和“作”的“正確方法”,不知絞盡了多少大中小學教師的心血腦汁!
最近,我國語言文字界鬧出的最大動靜,是國家教育部組織眾多專家、歷時八年為44個漢字進行了“美容”。這“美容”方案一公布,群情激憤、全國嘩然!這一次,陳老宇最佩服的梨花詩人趙麗華代表全國人民說出了大家的心里話:他們撐著了!
我國眾多重量級語言文字學者,匪夷所思地為古老的漢字“美容”,竟還用了八年時間。中國教育界,以及學術界長期脫離經(jīng)濟、脫離社會,自娛自樂、卡拉OK的特點,在這件事上表現(xiàn)得再充分不過了!
在全國人民的憤怒批評中,44個“美容”漢字被叫停了。但陳老宇想,這并不等于要叫停一切漢語漢字變革。就看這“做”“作”之爭吧,真不可思議!搞了幾十年文字工作的這么多全國頂級、資深、大牌的記者學者專家,都不能最后確定其標準答案。這樣的漢語漢字只能說,也太“做作”了!
謝小慶教授說,這樣費神傷財、徒勞無功的問題,在漢語中還有很多很多。如果真是這樣,那么,不改革行嗎?漢語漢字確實還要改!改的主要方向,就是把這些折騰人、折磨人,無端無聊浪費時間、空耗生命的東東全部找出來,該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該取消的取消,該作廢的作廢!
一種民族語言,最重要的是:善表意,能溝通,高效率,有活力。而且,發(fā)展到今天這樣的現(xiàn)代社會,語言應當以人為本、簡化規(guī)則,搞那些繁鎖哲學還有什么意義?一句話,我們倡導的漢語漢字改革方向就是:易學易用少折騰不添亂!
我們非常尊重畢生研究漢語漢字的大專家們;不過,你們也要尊重民眾。語言文字是最鄉(xiāng)土、最草根、最民眾的東東。很多事情單靠專家是決定不了、解決不了的。在這種情況下,拿到民間來反而事情好辦得多。我看,全民公決是個好辦法。就象這次廢除44美容漢字那樣。
以上是陳老宇從這個“做作”難題及其討論過程中得出的一點感悟,請批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