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6 22:23:42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騷擾、偏僻、清風徐來、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宏偉壯觀、別
致美觀、蜂擁而至、安然無恙、崇山峻嶺”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tǒng)民居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shù)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關(guān)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據(jù)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間諜衛(wèi)星對中國進行拍照偵察,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我國福建、廣
東的山區(qū)里分布著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圓或方,美國的間諜人員經(jīng)過反復分析認為是“導彈發(fā)
射基地”,從而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視。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國人才如夢方醒:那些所謂的
“導彈發(fā)射基地”實際上是(出示課件:客家民居圖片)客家典型的民居。
2、大家看它像什么?確實很有特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課——《各具特色的民居》(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能以你的聲音告訴老師這是什么樣的民居?(重讀“特色”)
二、檢查預習
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出示課件:生詞)認識這些詞語
嗎?誰來讀讀?(一生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
。ㄒ唬┛图颐窬
1、課文大家預習得不錯,那對課文的理解又如何呢?我們來看導語中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誰來
讀?(一生讀)幾個問題?哪兩個問題?(一生說)
2、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先來學習奇特的客家民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記住不動筆
墨不讀書,在書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跡。
3、交流
。1)客家民居的特點
位 置 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作 用 防備盜匪騷擾和當?shù)厝伺艛D
材 料 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結(jié) 構(gòu) 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
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在學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的結(jié)構(gòu)時,課件出示:
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
示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魅力。
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什么?(客家民居建造堅固,歷史悠久)是啊,客家民居非常堅固,你從那些
詞中感受到了?帶著你的理解練讀這段話。找生讀,評價指導。
。2)了解了客家民居的奇特之處,那作者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對它進行說明?有什么好處呢?
主要的說明方法如下:
、倭袛(shù)字:“……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
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魅力。(具體可感)
②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
在閩西南……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形象直觀)
、叟e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lián):‘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
耕’,表現(xiàn)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真實可信)
4、總結(jié)學法
。ǔ鍪菊n件)剛才對客家民居的學習中,我們先是從位置、作用、材料、結(jié)構(gòu)、文化特征方面了解
了客家民居的特點,隨后有明確了課文采用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突出它的這些
特點。
。ǘ┐黾抑駱
1、對照客家民居的學習方法,咱們四人一小組合作自學一下傣家竹樓(出示課件:傣家竹樓圖片)
,每組確定一名小組長,先由小組長分配學習任務,任務完成后,由小組長主持組內(nèi)匯報,呆會兒
請每個小組的小組長進行匯報交流,看哪個小組的發(fā)言最精彩。
2、交流
四、課外拓展
1、資料袋
。1)同學們的自學效果顯著,說明大家的學習熱情很高,下面老師提高一點兒難度,大家來看71頁
的資料袋部分,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搜集了資料,老師想請同學們當個小導游,你可以自創(chuàng)導游詞,也
可以把資料中的重點內(nèi)容作為導游詞,向大家介紹其中一種民居的特點。先給大家一點兒時間小組
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出示這種民居的圖片)
2、同學們的介紹很精彩,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各地民居的圖片,大家想不想欣賞一下。(出示課件)
五、布置作業(yè)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富有特色的民居數(shù)不勝數(shù),課后請同學們查閱更多的民居資料,與老師、同
學共享。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