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0-06 11:51:0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進行簡單的數據整理,能把整理的數據填入統計表.
2.使學生能根據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整理數據的能力以及根據統計表、統計圖進行數據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或統計圖回答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能把不完整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你家有幾口人?”
“我們班有多少學生?其中多少男生?多少女生”?
這些問題太簡單了,通過數數就可以實現.但全市有多少人?全國有多少人?是怎樣知道的呢?今天我們就共同了解一下“簡單的數據整理”(板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統計表.
出示例1.學生住家的分布掛圖(例1圖).
教師指出:這張圖是調查了四年級某班學生居住情況后制成的,通過這張圖,一眼就可看出哪條街巷有這班學生.
2.老師進一步引導:每條街巷住了多少同學?哪條街巷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幾個?全班共多少同學?這時如果只看圖,要準確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很不容易.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做能使回答方便?(將各街人數分別記錄下來)
我們可以用畫表的方法進行整理.出示下表
街巷名稱 |
||||||
學生人數 |
教師指出:第一欄不填寫具體街巷名稱,一般留做合計(一共多少人).
3.老師先帶領學生填寫兩個街巷的數據,再讓學生在其他街巷對應地方填寫數據.然后將一共多少人.在合計欄中填寫,形成完整的統計表.指出這樣的表叫統計表.
街巷名稱 |
合計 |
和平一巷 |
和平二巷 |
勝利一巷 |
勝利二巷 |
東大街 |
學生人數 |
41 |
7 |
8 |
6 |
9 |
11 |
4.組織學生根據表回答問題:
哪條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條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5.教學條形統計圖.
為更加形象直觀地表示數據的多少,常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出示畫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說明:每一格代表一個人,有幾個人,就用幾個小格表示,并把這幾個小格涂上色.
6.老師先在縱向上注明人數0,5,10(單位:人),再在橫向上標明街巷名稱,然后根據學生口述,老師在相應地方涂色,制成條形統計圖.
7.看條形統計圖,回答:住和平一巷的比住勝利二巷的少幾個人.
8.反饋練習:
下圖中是同學投壘球的成績.
姓名 |
小芳 |
小麗 |
小玉 |
小紅 |
小梅 |
成績 |
14米 |
16米 |
12米 |
18米 |
15米 |
|
。1)左圖每格代表多少米? |
。2)用圖表示每人的成績. |
|
(3)誰投的最遠? |
|
。4)誰投的最近? |
帶領學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績的長方形條.其他人的成績,要求同學們在書中填空完成,并集體訂正.
三、鞏固發(fā)展.
1.四年級一班同學,每人從家里帶來一本課外書,辦起小小圖書室.共有連環(huán)畫13本,故事書15本,科技書6本,其他書5本.把書的本數分別填在下面的統計表里.
種類 |
合計 |
連環(huán)畫 |
故事書 |
科技書 |
其他 |
數量(本) |
同學們一共拿來了多少本書?根據本數制成條形圖,畫在下面的方格圖上.
回答下面問題:
。1)一個格代表多少本?
(2)哪種書最多?哪種書最少?
。3)科技書比連環(huán)畫少多少本?
。4)故事書是其他書的幾倍?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完成.重點引導:合計欄應該怎樣填寫?學生分組完成時,可以互相討論研究.教師巡視時重點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馬拉松比賽的路程是42千米195米.一名運動員用2小時25分跑完全程.這名運動員平均每分鐘跑多少米?
提示:先統一單位,利用此題復習“平均”的含義,為下節(jié)課學習“求平均數”做鋪墊.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怎樣整理數據,怎樣填寫統計表、統計圖.用統計表、統計圖進行數據整理有什么好處?(可以用統計表和統計圖來整理數據.好處是清淅,直觀)
五、布置作業(yè).
活動性作業(yè):調查一下四年級各班的人數,填入下面統計表.
班 別 |
合計 |
一班 |
二班 |
三班 |
人 數 |
。1)哪個班人數最多?
。2)二班和三班比,哪個班人數多?多多少?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