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三年級語文期末上冊 > 正文
2009-10-05 22:03:32
同學們,讓我們認真答題,對自己這半學期的學習情況作一次小結(jié)。老師和父母們都期待著你們的精彩。
一、看拼音,寫漢字 。(10%)
huánrào fèngxiàn gǎnxiǎng yǎnyìng chuānglián
qīnlǖè xiàoguǒ qīfù méitàn zhìhuì
二、多音字組詞。 (4%)
zuān( ) nán( ) chēng( ) shěng( )
鉆 難 稱 省
zuàn( ) nàn( ) chèng( ) xǐng( )
三、按要求寫詞語。6%
描寫軍旅生活的成語:
酸溜溜:
描寫人多的成語:
描寫美景的成語:_________ ___ 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四、按要求寫句子。6%
結(jié)果(長出果實)
(最終)
用“盡情、興高采烈”兩個詞語寫一個句子
五、學做小詩人。6%
、倜慨敧氉砸蝗诉h離家鄉(xiāng),在人們歡度節(jié)日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時,你會吟誦:“ “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
、诿慨斪约簩W習取得進步時,你會吟誦(sòng):“
“來勉(miǎn)勵自己不斷進步。
、勖慨斍镲L颯(sà)颯,楓葉火紅時,你會吟誦:“
“來贊美深秋的景色。
、、愛人者 ,敬人者 。
⑤、學了《西湖》,你想到了詩句 。
⑥、請你寫一句和學習有關系的名言: 。
六、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18%
1、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們從課文中學到了許許多多的道理,比如:《蒲公英》告誡我們 ;《三袋麥子》告訴人們 ;《掌聲》教育我們 。
《金子》讓我們懂得 2%
2、學了本學期的課文,我們知道;年輕的劉伯承有” “的美稱,著名城市杭州有” “的美稱,拉薩有” “的美稱,香港有” “的美稱,連山間的化石也有” “的美稱。此外,我還知道 有” “的美稱3.5%
3、”臥薪嘗膽“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 請你寫出四個贊美他頑強精神的成語 、 、 、 。2.5%
4、 的向日葵, 的白楊樹, 的喇叭花,還有 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 戴上了 。這句話把 比作 還把
比作 5%
5、原野上 。 大豆 豆莢,發(fā)出了 ;
的高粱 的臉龐,像是在 。......紅的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 。對于最后一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
七、閱讀短文,回答問題。(20%)
。ㄒ唬
沃克醫(yī)生擦著汗,對年輕人說:“我真擔心你會暈過去。”年輕人臉色蒼白,勉強一笑:“我一直在數(shù)你的刀數(shù)。”沃克醫(yī)生嚇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醫(yī)生不禁失聲喊道 了不起 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你是一個軍神
。1)給文中缺少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2%
。2)用“--”畫出表示年輕人忍受著巨大疼痛的句子。1%
。3)用“~~~”畫出文中沃克醫(yī)生稱贊年輕人的話。1%
。4) “一塊會說話的鋼板”指年輕人有
1%
(二)
有三個朋友,他們從小就在一塊,挺要好的,長大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作。其中有一個朋友,在一個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難,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兩個朋友知道了,一個盡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舊棉衣寄去,免得那個朋友挨凍。
還有一個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說了一大堆好話,信里還說□我只有一件棉襖□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辦法吧□
后來,這個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變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請來兩個朋友,到家里去作客。當時沒有送棉襖的朋友,這回帶來一件嶄新的狐皮襖,那個原來需要棉襖的朋友說:
“謝謝你的好意,不過我現(xiàn)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襖更寶貴的棉襖。”說完,他拿出了那件舊棉襖給這個朋友看。
1、給這篇短文加一個題目。2%
2、在第2小“□”里填上合適的標點符號。2%
3、用“√”選擇正確的解釋。3%
①挺要好 A、硬而直( ) B、杰出( ) C、很( )
②迫切 A、強迫 ( ) B、接近( ) C、急切( )
4、從短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6%
炎熱( ) 陳舊( ) 便宜( ) 順利( )
5、為什么說那件就棉襖比這件嶄新的狐皮襖更寶貴呢?2 %
八、作文30%
。1)姜海的奶奶生病了,媽媽決定在明天(星期二)帶姜海一起回老家探望生病的奶奶。請你代姜海給班主任王老師寫一張請假條。5%
(2)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道,寫一個片段。25%
1、小明十歲生日那天,姥姥送他兩只布玩具,一只是大獅子,一只是小兔子,小明可高興了,摟著它倆誰著了,晚上,他夢見大獅子和小兔子來到了森林里,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展開想象,寫出來。
2、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它是什么樣子的,怎么玩法,請你寫下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