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24 17:14:51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火車過橋 教案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雷鋒關心愛護小同學,幫助小同學的好品質(zhì)。
2.理解和掌握生字組成的7個新詞語。學會課文中7個生字,掌握4個新部首:“西、走、月、攵。”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認識雷鋒關心愛護小同學的高貴品質(zhì)。掌握7個生字詞。
三、教具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新課文是“過橋”。(板書)讀題目,誰能說說“過橋”是什么意思?(從橋上走過去)這個“過”就是“通過”“走過”的意思。這篇課文講的是誰過橋的事呢?在過橋時做了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音,粗知課文內(nèi)容。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畫出來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2.朗讀課文,在讀中檢查字音掌握情況。
3.出示生字卡片,抽查生字。
4.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誰過橋的事?他在過橋時做了什么事?使學生知道課文主要講雷鋒小時候上學過橋時幫助小同學的事,粗知課文的大意。
三、學習第一段。
1.這句話講的是誰?(雷鋒)他什么時候要過什么地方?(他在小時候上學時要過一座小橋)使學生理解句子內(nèi)容時,受到句子訓練。
2.“小橋”是怎樣的橋?(很小的橋)看圖理解小橋的意思,為理解第二段內(nèi)容打下基礎。朗讀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段。
1.朗讀課文第二段。
2.這一段共有幾句話?(5句)
3.讀第一句話。這句話講的是什么人?他們做什么?(雷鋒和幾個小同學,他們一起去上學)“小同學”是什么意思?(年齡比雷鋒小,年級比他低的學生)他們上學時的天氣怎樣?(下著大雨)“大雨”是怎樣的雨?(雨點很大,下得又急又猛)天下大雨后會怎樣?(會引起發(fā)大水等)
4.他們走到小橋邊看見了什么?讀第二句回答(河水漫過小橋)“漫過小橋”是什么意思呢?(河水把小橋淹沒了,水從橋上流過)河水為什么會漫過橋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文的橋“小”和“雨大”,弄清因為雨很大使河水上漲,橋很小很容易被水淹沒,所以水才會漫過橋。河水漫過橋以后,過橋會有什么困難呢?使學生認識到:在這種情況下,過橋很不好走,弄不好就會掉進河里。
5.讀第三、四句。
(1)在這種情況下雷鋒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呢?先指導學生讀雷鋒的話,讀出雷鋒十分堅決的語氣。再畫出“一個一個地背過去”這個重點詞語。
(2)“一個一個地背”與“背過去”有什么不同?(“一個一個背過去”是說背了一個又背一個,把幾個小同學都背過河去;“背過去”只說背過河啦,沒說背幾個。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認識雷鋒背小同學過橋很不容易,很有耐心的表現(xiàn))想一想雷鋒一個一個地背小同學過橋會遇到什么困難?(進行想象訓練,在想象中進一步認識雷鋒克服困難幫助小同學的行為)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兩句話,看誰能讀出當時的情景。指導朗讀。
6.讀最后一句。先說說放學時雷鋒怎樣做的?(又把小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來)為什么要用“又”字呢?(因為是第二回背小同學了,所以要用“又”。使學生理解“又”的意思)
7.把雷鋒背小同學過河的這兩句話再讀一讀,說說雷鋒這樣做他心里是怎樣想的?(雷鋒看到雨這么大,水把小橋漫過,就想到這些小同學過橋就太困難了,弄不好就會掉到河里,那就很危險了。我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讓他們每一個人都順利安全地過河上學和回家。所以才那樣做。)從而認識雷鋒在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別人,熱心幫助小同學克服困難的可貴精神。
二、認讀生字卡片,復習字音。
三、分析字形,進行組詞、書寫訓練。
過:半包圍結構。里邊是橫、豎鉤、點,外邊是個“辶”合起來念“過”?陬^組詞:過河、過橋、過去、過來等。
要:上下結構,上邊是個“西”(西字頭),下邊是個“女”字,“西”這個部首要提示和東西南北的“西”字的異同點。指導學生用“要”說一句話。
起:“走”這個部首要讓學生掌握。里面是個“己”不要寫成“已”?陬^組詞:起來、起床、一 起等。
邊:可引導學生與“過”字比較,去掉里面的“寸”換上“力”(“刀”字出頭)就念邊?陬^組詞:橋邊、河邊、旁邊、這邊、那邊等。
背:月字底要讓學生掌握,上邊是“北”。組詞:背起、背過去、背柴等。
放:右邊的“攵”(反文旁),要指導學生掌握左邊是“方”。組詞:放下、放學、放心等。
又:要進行筆畫指導。(橫撇、捺)
四、指導書寫。
五、完成課后作業(yè)。
1.第二題填空。要先指導學生把句子讀通順,聯(lián)系句子內(nèi)容把空填準確。
2.第3題安排了3組字形比較。
方——放 這是一組形聲字比較。“方、放”音相同,調(diào)不同。“方”字加個反文旁就是“放”。
西——要 這一組是字的筆畫比較,要引導學生弄清“西”里邊的兩筆是“撇、豎彎”,而“西”字頭里邊是兩豎。
己——起 己是把起字的一部分放大,讓學生清楚里面是個“己”字,不要寫成“已”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